在近期的一场商业交锋中,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宣布了一项重大进展:小米空调已完成全产品线的布局,并实现了全栈自主研发。更令人瞩目的是,小米的智能制造工厂也预计在今年内投产。这一系列动作,被外界视为对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的间接回应。
卢伟冰信心满满地表示,小米空调的目标是到2030年在中国市场中占据数一数二的地位,并将以全球顶尖品牌为标杆进行对标。
这一举动再次点燃了董明珠与小米集团之间的长期争论。自2013年起,双方的矛盾便因一场10亿元的“赌约”而公开化。当时,小米创始人雷军提出,五年内小米的营业额将超过格力,若成真,希望董明珠赔自己一元钱;董明珠则大方回应,若小米未能超越,她愿意赔付10亿元。
五年后,格力电器凭借1981亿元的营收赢得了这场“赌约”,而小米的营收为1749亿元。然而,这仅仅是双方激烈交锋的序幕。
面对董明珠的指责,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迅速回应,连续发布三条微博否认侵权指控,并强调小米空调没有专利侵权行为。然而,事情并未就此平息。实际上,小米电风扇的代工制造商因专利官司赔付了格力185万元,这一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矛盾。
2025年3月,在格力集团“董明珠健康家”品牌开业直播中,董明珠再次对小米进行讽刺,称小米是依靠偷技术和挖人来实现所谓的科技创新。这一言论再次引发了小米集团的强烈回应。卢伟冰表示,小米空调将在五年内成为国内顶尖产品;单联瑜则回应称,小米中央空调在发行仅13天后,就完成了年内销售目标的三分之一;王化更是直接回怼称,时代抛弃某人时不会提前打招呼。
而在董明珠全票当选格力第十三届董事长后,她再次公开点名小米汽车,直言小米汽车存在安全隐患,而格力电车则从未发生过火灾事故。这一言论再次将双方的“口水战”推向了新的高潮。
实际上,双方的矛盾根源在于小米等新兴力量的崛起,打破了国内原有的空调市场格局,对格力等传统企业构成了威胁。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和交锋。
卢伟冰还透露,2024年小米大家电的整体收入增长超过了50%,并预计今年将继续保持这一增长势头。在空调方面,小米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排名已经从2024年的第四名提升到了今年的目标第三名。小米智能家电工厂也已签约落户武汉,将聚焦空调品类的装配生产,工厂将于年内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