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海归无用论”引争议,海归科学家真不配道歉吗?

   时间:2025-04-26 16:09 来源:天脉网作者:沈如风

在近期的一场企业股东大会上,关于海归人才是否应被企业聘用的议题引发了广泛讨论。这场争议的焦点,源自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的一番言论。

董明珠在会上明确表示,格力电器不会聘请海归人才,原因是她认为部分海归可能潜藏间谍风险。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众多留学归国高科技人才的强烈反响,他们认为这样的论断存在严重歧义,并不公平。

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发表言论

回顾我国历史,众多杰出的科学家都是从海外学成归来,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例如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他在美国深造多年后,毅然决然回到祖国,面对重重阻挠,最终成功回国,并带领团队在航天和导弹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钱学森

同样,邓稼先和朱光亚等科学家也在建国初期选择回国,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他们依然坚定信念,为国家的核武器研发事业默默奉献。这些科学家的回国之路虽然艰辛,但他们的贡献却让祖国在国际上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话语权。

邓稼先与朱光亚

在现代,也有许多优秀的科学家选择回国发展,如西湖大学的创办者施一公。他放弃了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职,回国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和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施一公的得意门生颜宁,同样在留学后选择回国,担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致力于抗癌事业的研究。

施一公与颜宁

针对董明珠的言论,网友们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认为,过去的留学生和现在的留学生价值观不同,老一辈留学生为了救国为民可以不顾个人得失,而现在部分留学生可能更看重个人利益,甚至可能出现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但也有人表示,科学研究需要开放的心态,不能因噎废食,应该给予海归人才平等的机会。

网友热议

事实上,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用人标准,对于海归人才的聘用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在科研领域,海归人才往往能够带来新的科研方法和理念,对于推动国内科研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聘用海归人才时,应该注重其专业能力和背景调查,而不是一概而论地拒绝。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