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生产计划受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影响
近期,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Q1财报电话会上透露,中国对稀土等资源实施的出口管制措施,已对特斯拉擎天柱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生产计划产生了直接影响。
马斯克进一步表示,特斯拉正在积极与中国相关部门进行洽谈,希望能够获得稀土永磁材料的出口许可。这一需求对于Optimus的生产至关重要,因为稀土元素是制造该机器人关键部件不可或缺的材料。
原本,特斯拉计划在2025年开始量产Optimus人形机器人,并期望在年底前能有5000台机器人进入汽车工厂工作。然而,受供应链风险影响,这一目标的实现面临着挑战。特斯拉在Optimus项目上已投入数十亿美元,其试点生产线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弗里蒙特工厂。
在2025年第一季度更新报告中,特斯拉首次向外界展示了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试生产线。作为全球机器人行业的领军企业,特斯拉此次遭遇的供应链风险主要源于中国对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的出口管制措施。
稀土元素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在机器人制造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别是稀土永磁材料,如钕铁硼永磁,是制造机器人高效电机的重要材料。这些材料能够产生强大的磁场,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为机器人提供强劲动力和精准控制。
据特斯拉投资者关系主管特拉维斯·阿克塞尔罗德介绍,Optimus手臂中的执行器使用了永磁体,这些永磁体对于体积受限的部件至关重要。特斯拉生产单台Optimus机器人大约需要3.5公斤高性能钕铁硼磁材,这些特殊磁铁的使用是为了防止电动马达在密闭空间运行时发生过热和故障。
中国是全球稀土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其稀土储量占全球的49%,产量占全球的70%。因此,中国对稀土资源的出口管制措施对全球机器人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特斯拉作为人形机器人行业的领军企业,自然也不例外。
尽管面临供应链的压力,马斯克仍表示特斯拉有信心在今年年底前在其工厂内更广泛地部署Optimus机器人。他预计,到年底将有数千台Optimus机器人投入使用,并计划以比历史上任何产品都更快的速度扩大Optimus的生产规模。
然而,Optimus机器人的生产仍处于开发阶段,其大部分零件如电机、变速箱和其他电子设备都没有现成的供应链。这使得Optimus几乎所有的部件都是全新的,其生产速度必然受到整个供应链中最慢、最不稳定的部件的限制。
Optimus的长期目标是在4-5年内达到百万台的产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特斯拉已经将人形机器人业务提升至战略层面。马斯克表示,公司的未来从根本上建立在规模化自动驾驶汽车和大量自主人形机器人之上。
自Optimus机器人计划面世以来,特斯拉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从最初的概念设计到现在的第二代产品Optimus Gen 2,特斯拉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不断突破创新。Optimus Gen 2身高约1.7米,体重约45公斤,行走速度能够达到0.6米/秒,并具备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