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近期完成了其股东大会,会上传来了一则令人瞩目的消息:71岁的董明珠再次以全票通过的方式被选为董事长,开启了她在格力的第五个三年领导周期。然而,这次权力交接不仅仅吸引了业界的目光,董明珠在会上的言论更是引发了广泛的社会热议。
董明珠在会上表达了自己对人才选拔的独特见解。她强调,格力在选用人才时不会受年龄和资历的限制,认为年龄并非衡量能力的标准,只要思想活跃、具备真才实学,无论是20岁的青年才俊还是90岁的高龄智者,都有机会在格力施展才华。这一观点,从某种程度上展现了她对多元化人才的渴求与尊重。
然而,董明珠接下来的言论却引发了巨大争议。她明确表示,格力不会聘用海归人才,原因是担心其中存在间谍。此言一出,立即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关于年龄与资历的论述,虽然表面看似开明,但在董明珠自己高龄连任的背景下,不少网友质疑其言论的公正性与动机。他们认为,董明珠此言或许是在回应外界对其不“让贤”的批评,试图以“思想年轻”作为自己继续掌舵的合理性依据。
相比之下,她对海归人才的排斥言论则更为刺眼。董明珠将海归与间谍划等号,这种极端且缺乏依据的观点,不仅引起了海归群体的强烈不满,也让社会各界感到震惊。事实上,无论是海归还是本土人才,都可能存在个别不良分子,但不能因此对整个群体一概而论。
海归群体中不乏怀揣报国热情、在国外深造后回国效力的优秀人才。他们中的许多人,如今已成为各大企业、机构的中坚力量。董明珠的言论,无疑是对这些海归人才努力与贡献的极大忽视与不尊重。
从法律角度来看,董明珠的言论也涉嫌违法。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格力作为一家大型企业,公然宣布不聘用海归人才,显然违反了这一法律规定,是对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的侵犯。
董明珠作为公众人物,其言论的社会影响力不容忽视。在股东大会这样的公开场合发表如此偏激的言论,无疑会加剧社会对立,破坏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应当鼓励各类人才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自由竞争、共同发展。
当然,企业在用人方面享有一定的自主权,但这种自主权并非毫无边界。当企业的用人标准涉及社会公共政策、涉及对特定群体的歧视时,就已经超出了企业自主权的合理范畴。作为社会的一员,企业有责任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董明珠一直以来以直率著称,但这种直率在涉及公共利益的问题上,却不能成为逃避责任的借口。作为公众人物,她应当更加审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误导公众、伤害特定群体。
在全球化和人才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应当摒弃一切形式的歧视与偏见,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开放包容的就业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和留住各类优秀人才,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