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消费市场乱象频发,四大消费陷阱你中招了吗?

   时间:2025-04-25 13:13 来源:天脉网作者:苏婉清

近期,宠物消费领域的纠纷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引发了广泛关注。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针对这一现象,对宠物市场展开了深入调查,并揭示了四大主要问题。

首先,部分动物诊疗机构在合规性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依据《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诊疗机构需在显眼位置展示诊疗许可证及从业人员信息。然而,在调查的24家机构中,有2家未能悬挂相关证件,1家未公示从业人员信息。根据《价格法》及《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经营者需明确标示价格。但调查中发现,4家机构存在标价不规范的问题,包括价格表过期未更新、被遮挡或未公示等情况。

其次,“免费领养”模式背后隐藏着消费陷阱。一些宠物领养店以此为噱头,实则通过分期付费绑定长期消费。问卷调查显示,15.2%的消费者在宠物店领养过宠物,其中近七成遭遇过捆绑消费。在线下体验的7家领养店中,5家宣称“免费领养”,但均要求签订领养协议,并以分期付费形式购买店内宠物用品。这些协议中普遍存在不公平条款,如限制消费者权利、免除经营者责任等。

宠物市场的预付式消费问题同样突出。根据浙江省相关规定,单张记名预付凭证金额有限制。但在调查的48家宠物机构中,21家存在预付式消费,其中6家超过法定限额,最高可达2万元。退费难也是一大问题,231名消费者申请退款,仅55名成功,占比23.8%。相关机构在提供预付式消费时,未按要求签订书面合同。

“星期宠物”现象成为消费者的一大痛点。数据显示,约四成投诉涉及宠物短期内生病或死亡,商家拒绝承担责任。问卷调查中,31.1%的消费者遇到过此类问题。维权过程中,商家否认、消费者举证难、私人卖家难以追溯等问题,成为维权路上的重重阻碍。

针对上述问题,消费者在选择宠物及服务时需格外谨慎。应选择正规机构,查看证照是否齐全,商品和服务是否明码标价,并要求提供宠物的健康证明。进行交易时,务必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宠物信息、双方权利义务及售后责任。面对预付式消费,消费者应保持理性,优先选择有第三方监管的经营者,并详细约定相关事项。同时,注意保留交易凭证,遇到纠纷及时协商,必要时向相关部门反映,维护自身权益。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