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格力电器完成了董事会换届选举,董明珠再次当选为董事长,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在临时股东大会上,董明珠就格力电器管理层年轻化及人才引进策略发表了看法,其中关于“海归派”的言论尤为引人注目。
董明珠强调,格力电器在人才培养上,不以年龄和资历为衡量标准,而是注重人才的思想活力、创新能力和责任心。她表示,格力重视从国内高校选拔和培养人才,认为这样的人才更了解本土市场,更能适应企业的长远发展。
然而,董明珠在谈及“海归派”时,态度显得颇为决绝。她表示,格力电器“绝不用海归派”,并声称“海归派里有间谍”。这一言论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不少网友对董明珠的偏见表示质疑和不满。
有评论指出,董明珠关于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重视思想活力、创新能力和责任心,是符合现代企业用人原则的。企业确实应该打破年龄和资历的束缚,选拔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同时,企业根据自身战略和需求制定选人用人标准,也是其经营自主权的体现。
但是,将“海归派”一概而论地排除在外,并贴上“间谍”的标签,显然是不合理且不负责任的。这种言论不仅缺乏事实依据,还可能对海归群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误解。在现代社会,海归人才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带来的国际视野和先进理念,往往能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事实上,董明珠此前也曾多次表达过对海归人才的不屑态度。在之前的采访中,她就曾表示格力电器的研发人才全部来自中国高校,而非海归派。尽管当时她并未像此次一样言辞激烈,但已经透露出对海归人才的某种偏见。
此次董明珠再次就海归人才发表激烈言论,无疑进一步加深了公众对其用人观念的质疑。作为一位有影响力的企业家,董明珠应该更加开放和包容地看待人才问题,而不是固步自封、排斥异己。毕竟,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企业需要的是多元化、国际化的人才队伍,而不是单一化、本土化的人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