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抚州市,有一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乡愁的桥梁——文昌桥,它不仅横跨抚河,更是连接古今、寄托游子情感的纽带。
文昌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唐时期,起初名为文昌堰,如同一枚青铜古币镶嵌在波光粼粼的抚河之上,又仿佛是文曲星遗落的笔架,横卧在碧波之中,浸润着千年的墨香。这座桥梁不仅是抚州的标志性建筑,更是无数学子心中对文学与梦想的向往。
作家陈志宏在回忆中深情地描述了文昌桥与他的不解之缘。小时候,父亲骑着老式自行车载他进城,穿过罗家渡桥、杨泗桥、孝桥,最终抵达文昌桥。父亲那句“多走几趟就会写文章”的话,如同一粒文学的种子,深深种在了他的心中。文昌桥的青石板路、稻田绿浪、市声酒旗,以及新华书店的油墨味,共同构成了他独特的乡愁记忆。
文昌桥不仅是连接城乡的通道,更是陈志宏心中励志的象征。它横卧在浩荡的抚河之上,如同一道明亮的劝谕,激励着他不断向前。过桥进城,繁华如水,文昌桥成为他心中城市文明的象征,引导他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
抚州,这座水润柔和、清新淡雅的城市,由内而外散发着温婉的气息。文昌桥作为千年古城的魂魄,见证了抚州人的团结与勤勉、智慧与勇敢。从唐代临川人修建文昌堰开始,这座桥梁就承载着抚州人的梦想与希望。
多年后,异乡变故乡,陈志宏在异乡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家乡。然而,他对文昌桥和抚州的思念却从未减退。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的繁华、古韵悠悠的文昌桥、文风鼎盛的仙气,都让他深深陶醉。终于,在一个迷人的夏夜,他与文昌桥代表的城市文明完美相拥,感受到了久违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如今,文昌桥已经成为抚州的文化地标,吸引着无数游客和文人墨客前来探访。文昌桥西的乡野也已然成为文化重镇,濡染着千年文明风。陈志宏作为一位以写字为乐的作家,深深感激家乡赋予他的独特气韵和人生本色。他深知,是文昌桥和抚州这片土地让他在写作上不敢懈怠、不敢亵玩。
文昌桥,这座横跨千年的桥梁,见证了抚州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它不仅是一座连接城乡的实体桥梁,更是连接古今、寄托乡愁的精神桥梁。在未来的日子里,文昌桥将继续承载着抚州人的梦想与希望,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