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静的鞍山村,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活动为村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82岁的郑尧青老人,坐在特设的椅子上,面容慈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随着宁波大学美术系师生们的画笔在纸上轻轻舞动,一幅专属于他的肖像画逐渐成形。
这场名为“艺心向党·丹青绘民生”的党建实践活动,由宁波市级文化特派员、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美术系主任陈晟发起。4月13日,他带领17名美术系师生走进洪塘街道鞍山村,用画笔描绘民生,践行“艺术为民”的理念。
活动现场,师生们分组为村民们创作肖像画,特别优先考虑了村里的老党员和高龄老人。学生们凭借专业的绘画技巧,捕捉着每一位村民的独特神韵。经过一番精心创作,共完成了30余幅肖像作品。当这些栩栩如生的画像被交到村民们手中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惊喜与感动。“孩子们画得太好了,简直就像活的一样。我们非常高兴,真心感谢他们。”一位村民激动地说道。
对于这次活动,陈晟主任表示:“基于校地共建的背景,我们组织了这次活动。这不仅是艺术服务基层的一次生动实践,更是师生们感悟民生、锻炼技能的宝贵机会。画家们,尤其是青年画家,应该更多地深入基层,用画笔展现村民们热爱生活的场景和情感。”
在谈到艺术对乡村的浸润时,陈晟强调:“艺术浸润乡村是我今年作为文化特派员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写生活动、展览活动以及后续的公共空间布置等,我们希望让艺术真正滋养鞍山村。在艺术乡建的过程中,村民们应该被置于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创作出‘艺术、乡村、村民’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活动当天所有完成的肖像作品在经过装裱后,将在鞍山村举办线下展览。这不仅是对师生们创作成果的展示,更是新时代乡村新面貌的一次生动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