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纬锂能刘金成:电池业寒冬中的稳健航行,惠州首富年收入稳健40亿

   时间:2025-04-23 10:32 来源:天脉网作者:赵云飞

锂电与储能行业的严冬尚未消融,那些在逆周期中勇敢扩张的企业,正面临市场的严峻考验。

然而,随着行业拐点的逐步临近,领军企业似乎即将迎来曙光。近日,锂电巨头亿纬锂能发布了其2024年度财报,数据显示,该年度公司营收达到486.15亿元,尽管同比微降0.35%,但净利润实现了40.76亿元,同比增长0.63%,扣非净利润更是增长了14.76%,达到31.62亿元。

亿纬锂能在财报中透露,2024年公司坚持“精耕细作、颗粒归仓”和“质量年”的经营策略,积极推动满产满销,提升市场占有率。公司还公布了分红计划,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

尽管亿纬锂能的业绩相对稳定,但在锂电板块中,其表现并不算出类拔萃。以宁德时代为例,尽管营收同比下滑9.70%,但净利润仍实现了15.01%的增长。比亚迪则更为亮眼,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了29.02%和34%。相比之下,亿纬锂能的表现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在资本市场上,亿纬锂能的股价同样不容乐观。自最高位以来,股价跌幅已超过70%,市值蒸发了超过2250亿元。截至目前,公司总市值已跌破千亿大关,仅为817亿元。这一表现也直接影响了公司实际控制人刘金成、骆锦红夫妇的身价。根据胡润百富榜,他们2024年的身价为330亿元,同比下降了43名。

刘金成,这位出生于1964年的企业家,是亿纬锂能的灵魂人物。他曾在德赛能源担任副总经理,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2001年,他创立了惠州晋达电子有限公司,即亿纬锂能的前身。凭借对小灵通电池的敏锐洞察,公司迅速崛起。然而,刘金成并未止步于此,他意识到锂电池的巨大潜力,并将公司带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14年,刘金成决定进入动力电池领域,这一决策使亿纬锂能迈上了新的台阶。他对行业周期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提出了企业多元化发展的策略。这一策略并非盲目跨界,而是在电池行业内进行延伸。因此,尽管受到行业周期性的影响,但亿纬锂能的业绩并未出现剧烈波动。

从营收结构来看,亿纬锂能的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消费电池三大板块形成了有效的攻防转换。截至2024年底,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营收占比分别为39.43%和39.14%,消费电池占比为21.23%。特别是储能业务,在2024年实现了大爆发,出货量同比增长了91.90%,毛利率大幅提升14个百分点。

亿纬锂能的多元化进程还在不断加速。公司正在积极拓展新兴市场,与头部客户建立产品开发合作关系,涵盖BBU数据中心备电、eVTOL、无人机等应用领域。在机器人领域,亿纬锂能也为客户提供了全面的产品解决方案。

面对行业的内卷,亿纬锂能选择了多元化和出海作为应对策略。近年来,公司在马来西亚和匈牙利等地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并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刘金成曾表示,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并呼吁行业停止价格战,回归技术和质量本质。在他的领导下,亿纬锂能的储能电池业务正逐渐成为公司最重要的增长引擎。从财报数据来看,公司的增长动力已经完成“二次换挡”。

亿纬锂能的整体拐点已经到来。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65亿元,同比上升9.89%;归母净利润8.87亿元,同比上升41.73%。多家机构对公司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其业绩符合预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