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家电行业的巨头格力电器,一场关乎未来三年领导格局的重要事件——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近日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的核心议题聚焦于董事会的换届选举,而最受瞩目的莫过于董明珠的连任议题。
投票结果公布时,71岁的董明珠再度以压倒性的优势胜出,获得了超过33亿股的同意票数,赞成率高达100%以上,预示着她极有可能继续担任新一届董事,并有望连任董事长一职。若此次连任成功,自2012年首次担任董事长以来,董明珠将迎来她的第五次连任,持续领导格力至2028年,届时她将年满74岁。
尽管在格力内部董明珠声望极高,但关于她何时退休的讨论从未停歇。去年12月,面对“退休”话题,董明珠直言:“我的股民和员工都不会让我退休。”这番言论无疑表明了她的决心,只要自己身体状况允许,她将坚守在格力的领导岗位上。
然而,董明珠的这一决定在外界引发了截然不同的评价。支持者认为,在当前充满挑战的经济环境下,格力需要董明珠这样稳健的领导者来掌舵;而批评者则担忧,过度依赖单一领袖可能会限制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代际传承。
值得注意的是,在股东大会前夕,董明珠在一场高净值研究院的活动中发表争议性言论,表示:“搞企业哪有精力搞其他事,我除了格力,其他都不管。”然而,近日却有消息传出,董明珠正用自己的个人IP取代格力品牌,将部分“格力专卖店”招牌换成了“董明珠健康家”。这一行为虽然短期内能够吸引流量,但长期来看可能会模糊格力作为上市公司的品牌独立性。
数据显示,尽管格力涉足生活电器多年,但该领域营收占比不足3%。过度营销健康概念而缺乏产品支撑,可能会损害品牌口碑。董明珠的强人管理模式已经将格力推向了过度依赖个人IP的境地。这种模式在企业成长期可能效率极高,但随着企业成长为行业巨头,可能会导致组织活力下降和创新受阻。
与小米等企业相比,格力在互联网上的活跃人物除了董明珠外,似乎难以找到第二位。近年来,格力在空调主业外的多元化尝试,如手机、新能源汽车、芯片等,均未取得显著成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过度依赖个人领导力的局限性。在AI、物联网等新技术重塑家电行业的背景下,过度依赖一位年过七旬的领导者进行战略判断,可能会使格力错失转型的良机。
如今,董明珠已步入古稀之年,格力的权力交接已进入倒计时。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更好地保全个人名声,董明珠或许应该考虑主动从巅峰位置退下来,给更多的年轻人机会,让新一代领导者带领格力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