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近期发布了一封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的公开信,信中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为被封杀的骑手提供充足的订单量、加大全职骑手的招聘力度、承诺不对兼职骑手实施“二选一”政策、为骑手及其家属优先安排工作,以及超时20分钟以上的订单提供免单服务等。这些举措为即时零售领域的竞争再添一把火。
此前,有消费者反映京东外卖存在运力不足的问题。京东方面回应称,这是由于竞争对手对兼职外卖骑手实施了“二选一”的强制要求,导致京东平台的部分外卖订单出现延迟,影响了用户体验。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
就在公开信发布前两天,网络上流传了多条关于美团封杀骑手在其他平台接单的聊天截图。然而,美团迅速辟谣,称这些内容为编造信息,美团不会违规限制骑手的自由流动,也不会因此对骑手进行永久封号。
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电商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即时电商市场规模达到了2万亿元,同比增长36%。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加入,其中京东和美团的竞争尤为激烈。
自京东外卖于3月1日正式上线以来,短短51天内,两大平台已多次交锋。即时零售领域对于京东和美团来说都至关重要,它涉及到商家资源的争夺、用户补贴策略以及骑手资源的优化配置等多个方面。特别是在骑手资源方面,物流配送网络的效率直接关系到即时零售的履约能力。
为了提升运力,京东不仅承诺对兼职骑手实施“永不二选一”政策,还加大了全职骑手的招聘力度。京东表示,将全额缴纳五险一金,所有费用由公司承担。这一举措对于吸引和留住骑手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外卖订单激增、运力紧张的情况下。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和美团在竞争中也逐渐渗透到了对方的核心地带。美团在4月15日正式发布了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该业务自2018年在美团内部上线以来,已取得了显著进展,非餐饮品类即时零售日单量已突破1800万单。而京东则宣布外卖订单量将超过500万单,并计划再招收不低于5万名全职外卖员。
这场竞争背后是两种产业逻辑的碰撞。京东以电商基因强攻即时配送市场,通过高频外卖业务带动低频高客单价商品的即时配送;而美团则凭借其在本地生活领域的根基和庞大的骑手网络,从餐饮、生鲜等领域延伸至数码、家电等品类,构建全品类即时零售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