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家庭中,教育问题常常成为家长与孩子之间紧张关系的导火索。一位母亲最近分享了自己与儿子之间因学习问题而引发的“战争”,以及她从中获得的深刻启示。
自从孩子踏入小学,这位母亲的生活似乎就被盯梢作业所占据。每当她稍有疏忽,孩子就会趁机玩手机游戏。一次,她在厨房忙碌时,孩子偷偷玩起了手机,当她发现时,怒火中烧,严厉地斥责了孩子。
尽管她软硬兼施,讲道理、发脾气,但孩子的行为并未有所改变。日复一日的斗争让她心力交瘁,直到她在网络上看到一位保送北大的女生的采访,才如梦初醒。
这位名叫田畅的女生来自郑州外国语学校,她在采访中透露,自己的家庭从未有过电视,直到她收到录取通知书,家里才购置了第一台电视机。更令这位母亲震撼的是,田畅的父母在她写作业时,总是坐在旁边安静地读书。
这位母亲回想起自己家里的情景,角落里堆满了灰尘的名著,而iPad上永远播放着短视频。她意识到,自己一边要求孩子好好学习,一边却沉迷于低级快乐,这种“双标”行为让孩子无所适从。
田畅的成长经历让她明白,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她回忆起一次周末,自己因孩子看了一下午平板而训斥他,孩子却反驳道:“我爸都躺那玩了一下午斗地主了,怎么你光说我不说他?”这句话让她无言以对。
教育专家指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想要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这位母亲深感自己过去的做法有误,决定改变。
田畅还提到,她从小就有手机,但父母会对她使用手机的时间和方式进行管控。在母亲的引导下,她发现手机对学习也有积极作用。这再次触动了这位母亲的心弦,她意识到,讲道理和发脾气并不是有效的教育方式。
她想起了一个贵州男孩因沉迷游戏被父亲殴打的故事。男孩反驳说,父母平时喜欢打麻将,不关心自己,只会唠叨和暴力。这让她更加坚信,教育的本质是影响,而不是管束。
田畅的家庭以及著名班主任王金战的故事都告诉她,营造一个安静、温馨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学习至关重要。王金战为了让女儿专心学习,与女儿约定高三期间全家不看电视,这种以身作则的做法最终让女儿考上了北大。
漫画家王原的父子漫画也给了这位母亲启示。漫画中,老师向父亲反映孩子在学校小动作多,而父亲此时也正在做小动作。另一幅漫画中,父亲抱怨自家孩子不如隔壁小孩坚持练琴,却没看到隔壁的父母也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