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成中国跨境新热土,下一个蓝海市场何在?

   时间:2025-04-20 14:50 来源:天脉网作者:沈瑾瑜

跨境电商新风向:沃尔玛Marketplace成中国卖家新热土

近年来,跨境电商领域的竞争版图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球主流电商平台的地位不断更迭。近期,沃尔玛Marketplace平台上的活跃卖家数量急剧增加至15万,这一数据相比2020年的不足5万,实现了超过200%的惊人增长。这一趋势不仅引起了中国跨境电商圈的广泛关注,也标志着沃尔玛正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亚马逊之外的又一重要电商平台,吸引了大量中国卖家入驻。

沃尔玛Marketplace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作为零售巨头的沃尔玛,自2009年推出第三方卖家平台以来,一直致力于拓展线上产品线并提升电商市场份额。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沃尔玛在电商业务上与亚马逊存在较大差距,其第三方卖家系统的开放程度和流量支持均不如亚马逊。转折点出现在2020年,疫情催生了美国本土电商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沃尔玛借此机会大力整顿和升级Marketplace体系,放宽国际卖家入驻条件,推出WFS物流体系,并增强平台广告投放功能。2021年3月,沃尔玛正式向中国卖家开放入驻申请,这一举措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

沃尔玛对国际卖家的政策逐渐放宽,特别是对中国卖家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例如,取消美国SSN作为入驻门槛,允许通过中国第三方支付服务收款,与中国物流企业建立直连,以及提供与亚马逊FBA类似的WFS物流服务等。中国卖家在供应链整合和成本控制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尤其在中低价位快消类商品上极具竞争力,而这与沃尔玛平台的主要消费人群——中低收入群体的需求高度契合。例如,一家来自浙江义乌的文具品牌,在入驻沃尔玛Marketplace后仅9个月,月销售额就突破了10万美元,并成功获得了沃尔玛的推荐广告位。

然而,尽管沃尔玛的增长势头强劲,但对中国卖家而言,入驻热潮背后并非没有挑战。沃尔玛对卖家资质审核严格,强调品牌权属、品控能力和售后服务,目前成功审批率仅为35%左右,其中具备一定规模和海外运营经验的卖家更具优势。沃尔玛平台对SKU上架规范和物流时效有严格要求,WFS覆盖地区有限,与亚马逊FBA的物流便利性相比仍有差距。更重要的是,沃尔玛在运营数据端口的开放性较低,卖家需要依靠更多人工经验进行选品和广告策略判断,这对初入者形成了一定的信息壁垒。同时,美国本地政策的变化,如加强税务监管,也对部分中国卖家构成了操作负担。

沃尔玛卖家数量的激增,是“后亚马逊时代”跨境电商平台格局多元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亚马逊对中国卖家的高压治理、站内广告费用的上涨以及竞争日益激烈的类目等问题,促使许多卖家开始寻求替代平台甚至多平台分布式经营。沃尔玛、eBay、Shopify等平台成为中国卖家新的探索方向。以美国本土为主的“本地化+B2B”新兴渠道也在逐渐兴起,如主打小型零售商进货的Faire、Mable等平台,以及以Temu、SHEIN为代表的中国平台,逐步建立起面向海外C端消费者的独立生态。

对中国卖家而言,把握“爆量”平台的机会已不仅仅是跟随热度入驻新平台,更重要的是构建系统化的“供应链出海”运营能力。这包括多平台并行、全球仓配一体化解决方案、品牌型发展战略、善用新兴科技工具以及注重合规意识等。随着欧美主要电商平台日趋成熟,平台流量正从单一渠道向多端口分散,传统“爆款驱动”的打法正被“品牌&服务为核心”的长期策略所替代。沃尔玛Marketplace的发展揭示了全球零售分发体系加速向数字化协作延伸的趋势,而真正能把握这波红利的中国卖家,需要具备系统能力和全局视野。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