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公司因一起交通事故而深陷舆论漩涡,这一事件直接影响了其创始人雷军在互联网上的活跃程度。
3月29日,一辆小米SU7在安徽高速公路上遭遇意外,碰撞水泥隔离墩后起火,导致三名大学生不幸遇难。该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小米汽车因此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面对舆论风波,雷军在4月1日通过微博表达了对事件的关注,并承诺小米将积极配合调查,但此后他减少了在社交媒体上的发言,直至4月6日才更新了一条关于小米成立15周年的微博。
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雷军仅发布了这两条微博,与他以往频繁更新、积极互动的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变化的原因显而易见,小米SU7事故引发的舆论压力巨大,雷军选择低调处理,减少公开露面。
据统计,该事故引发的相关舆情总量超过81万条,其中敏感信息占比高达81%。小米SU7相关话题的阅读量不断攀升,港股小米股价也受到影响,单日跌幅超过6%。
雷军的低调处理策略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舆论压力,减少了负面关注。然而,就在公众逐渐淡忘此事之际,雷军再次更新了微博。
此次更新的原因是,最新数据显示小米在2025年3月的手机激活量超越华为,成为中国市场第一。这是小米继2024年11月后,再次单月激活量登顶。
数据显示,2025年3月,小米以324.37万台的激活量占据市场首位,市场份额达到17.98%,同比增长16.99%。华为紧随其后,激活量为322.96万台,市场份额为17.90%,同比增长19.87%。vivo、OPPO和苹果分别位列第三至第五名,其中苹果同比下滑9.86%,跌至第五位。
小米手机的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小米15系列的热销。自2024年10月发布以来,小米15系列在短短129天内累计激活量便达到了335万台。小米15和小米15 Pro的销量增长迅速,成为小米的新一代爆款旗舰。
今年2月发布的小米15 Ultra也表现出色,作为小米的超大杯影像旗舰,其销量增长显著,平销期表现稳定,增长幅度大。华为的增长则主要得益于Mate 70系列和nova 13系列的热销,以及5G芯片供应的进一步恢复。
相比之下,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则不尽如人意。尽管去年发布的iPhone 16系列进行了小幅升级,但缺乏突破性创新,加上国产高端机型如小米15 Ultra、华为Mate 70 Pro+的竞争压力,苹果在高端市场的份额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