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泰人寿新任董事长首年考:业绩下滑,亏损1.88亿如何破局?

   时间:2025-04-15 11:08 来源:天脉网作者:苏婉清

瑞泰人寿经营困境与高层变动引发关注

瑞泰人寿,这家中外合资的寿险公司,近期因经营状况和高层人事变动成为业界焦点。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的业绩却呈现出下滑趋势,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瑞泰人寿保险业务收入达到16.03亿元,同比微增0.38%,然而净亏损却达到1.88亿元,同比扩大了32.39%。尽管近年来保费收入有所增长,但净利润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自2015年首次实现盈利以来,公司仅在五年中实现了微利,而亏损总额则远超盈利。

深入分析发现,瑞泰人寿的保费规模在2024年达到20.23亿元,同比微增0.8%。其中,新单保费3.5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5.67%;然而续期保费却同比下降6.61%,显示出客户留存能力的薄弱。这种依赖新单冲量的策略,可能通过短期销售激励虚增收入,掩盖了业务质量的恶化。

在投资端,瑞泰人寿的表现同样不容乐观。尽管2024年投资收益率为4.85%,综合收益率为11.52%,但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均为负值,表明投资回报无法覆盖运营成本。公司的高风险非标资产配置与减值准备不足,截至2024年,相关高风险非标资产仅计提减值准备938万元,坏账准备覆盖率不足15%,远低于行业审慎水平。

在偿付能力方面,瑞泰人寿的表现相对较好。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96.08%和253.04%,显示出公司在偿付能力方面的稳健性。

除了经营状况不佳,瑞泰人寿还面临着高层人事变动的挑战。去年,公司“一二把手”均进行了调整。2024年8月,吴德生接任公司董事长一职,而前任董事长陈景东则不再担任。吴德生此前在长江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国家能源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担任要职,拥有丰富的保险行业经验。然而,面对公司业绩的下滑,吴德生面临的挑战显然不小。

近年来,瑞泰人寿的董事长一职频繁更迭。自2010年以来,公司已更换了四位董事长,凸显了管理层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公司总经理一职也于去年发生变动。任职六年的总经理ABDULLAH OMER(马富贵)突然离职,由中方股东陶耀辉接任临时负责人。然而,陶耀辉目前已不再担任临时负责人,公司总经理之位仍处于空缺状态。

在产品方面,瑞泰人寿曾依托外方股东的专业背景,深耕投连险领域,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然而,在监管部门的严格管控下,万能险的风光不再。公司随后转型,调整产品线,由投资型产品转向保障型产品。然而,目前公司的主导产品仍为终身寿险,这类产品费用率高、利差空间低,透支未来利润,且易受监管政策调整影响。

瑞泰人寿还存在对关联交易的依赖。公司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签署了统一交易协议,涉及大量团体保险产品的采购。这种过度依赖关联方的情况,不仅削弱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还可能对其长远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面对这些挑战,新任董事长吴德生需要平衡股东利益与经营策略,带领瑞泰人寿走出困境。然而,这并非易事,需要吴德生具备足够的智慧和勇气,以及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