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氏科技:用炒菜机器人重塑中餐未来
香港,一个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都市,正见证着一场餐饮科技的革新。燧氏科技,这家由香港大学教授、餐厅老板及科技创业者陈冠华创立的企业,正以其全自动炒菜机器人,为中餐行业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陈冠华的故事始于1986年,他在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后,通过李政道项目的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前往加州理工学院深造。在美国留学期间,他因一部讲述波士顿酒吧故事的电视剧《Cheers》而萌生了开设餐馆的想法。2012年,他在香港创办了主打湖南湘菜的餐厅“书湘门第”,并迅速走红。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从象牙塔到烟火灶台的跨越,让他深刻体会到餐饮行业的艰辛与挑战。
面对中餐连锁品牌普遍面临的厨师团队管理难题,如出品质量稳定性、出餐效率及核心厨师团队留存问题,陈冠华萌生了用机器人来协助的想法。他遍寻市面上的炒菜机器人,却未能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于是,2018年,燧氏科技应运而生,陈冠华决心打造一款符合自己心意的全自动炒菜机器人。
燧氏科技的第一代炒菜机器人于2018年9月面世,并迅速在“燧记厨房”中进行验证。然而,实验室中的成功并未能完全复制到实际应用场景中,机器在实际运营中出现了出品不稳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冠华和他的工程师团队在阁楼上观察机器使用情况,深夜进行深度清洗和修正,最终不断优化产品。
如今,燧氏科技的第五代全自动炒菜机器人已经实现了从备菜到炒制的全自动化。后厨只需将备菜放置于冰箱指定位置,选择菜谱,机器便可根据需求自动选择食材进行调味及炒制。人工只需在早上提前准备好配菜,大大提升了制作效率。
全自动炒菜机器人不仅解决了炒菜的问题,还解决了后厨的管理问题。陈冠华介绍,中餐后厨中的“执码”职位,负责订单管理,如菜品制作的优先级及合单。在全自动炒菜机器人的操作下,所有订单管理均由机器进行,后厨信息在系统中集成处理,使后厨更加高效,减少了犯错概率。
除了B端市场,家用炒菜机器人也是燧氏科技未来的目标市场。陈冠华表示,家用炒菜机器人对机器的要求相对较低,因为使用频率较低。燧氏科技正在构想为家庭用户设计一款半自动的炒菜机器人,预计在2026年推向市场。
随着炒菜机器人的推广,未来厨师是否会失业?陈冠华认为,未来厨师可能会从厨房的油烟中解放出来,成为负责开发新式菜谱的艺术家,通过授权菜谱给机器使用者来获得收益。
燧氏科技在制造端选择了一条逆向路径,选择在荃湾工厂完成组装。陈冠华解释,虽然香港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但清关优势和税率优惠形成了天然护城河。然而,香港产业工人的缺失成为生产中的一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燧氏科技正在积极寻求与香港相关机构合作,引进和培养具备基础学科素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海外市场是燧氏科技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由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工成本高昂,全自动炒菜机器人成为中餐厅降低成本的理想选择。陈冠华表示,在美国,由于中餐制作过程复杂且后厨环境恶劣,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从事中餐厨师行业。随着工资水平上涨,餐厅很难请到正宗的中餐厨师。因此,全自动炒菜机器人成为餐厅降低营运成本的有效途径。
燧氏科技已与美国最大亚餐POS系统商MenuSifu及日本Kyomirai达成合作,加速国际市场布局。在美国最大的餐饮产业展览“NRA Show2024”上,燧氏科技的展位吸引了来自29个国家及地区的从业者,成为全场最火爆的展位之一。
燧氏科技的全自动炒菜机器人不仅解决了中餐标准化和效率问题,还为中餐全球化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燧氏科技有望引领中餐行业迈向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