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的“教育跨年演讲”活动中,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钱理群就乡村教育发表了深刻见解,点评了肖诗坚老师的分享“走进大山走过稻田 遇见美好”。
钱理群教授指出,乡村教育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依托大自然与乡土环境,致力于让孩子回归人本,走向未来。这种教育方式实际上在孩子的生命中注入了永恒的元素,体现了教育的深远意义。
钱教授提到,当他读到肖诗坚老师提出的“立足乡土,敬爱自然,回归人本,走向未来”的教育理念时,深受启发。他联想到现代作家沈从文和冯至在动荡年代所秉持的“在变动中求不变”和“寻求不能化为乌有的永恒”的思想,认为这些观念为当今的教育指明了方向。
钱理群进一步阐述,乡村教育在大自然与乡土的环境中,具有让孩子回归人本、面向未来的特殊优势。他坦言,自己一生心系教育,最终将关注点转向乡村教育,正是出于对教育永恒性的追求。
在后疫情时代的历史大变动中,钱教授认为肖诗坚老师的教育理念更具启发性。他提出,“脚踏大地,仰望星空”和“做小事情,想大问题”是应对当前挑战的重要态度。脚踏实地即扎根于自然乡土教育,仰望星空则是将目光投向世界与未来。
钱教授强调,我们的目光和思考不应局限于中国及周围环境,而应放眼世界,借鉴各国社会制度文明形态,共同构建一个多元化、弹性平衡的未来世界新秩序。
钱理群对肖诗坚老师在贵州的农村教育试验表示浓厚兴趣。据悉,这些试验已在兴隆田家河等地取得显著成效,并正在正安、贞丰等62所学校推广,惠及近万名学生。肖老师还透露,下一步计划将试验延伸到钱教授曾任教的安顺地区。
钱理群教授借此机会向他的安顺朋友和父老乡亲表达怀念之情,并衷心祝福肖诗坚老师及所有参与和组织此次教育论坛的朋友们快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