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青岛市实验小学如何让传统笔记成为思维成长的阶梯?

   时间:2025-04-14 09:21 来源:天脉网作者:顾雨柔

在教育的数字化浪潮中,青岛市实验小学正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探索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该校通过一项创新实践——将笔记技巧与学生思维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相结合,不仅保留了手写笔记的传统价值,还巧妙地融入了AI时代的元素。

在课堂上,孟蕾老师正与同学们热烈讨论,这种小组讨论的形式正是该校教学实践的一部分。学生们不仅在课堂上积极互动,还在笔记的记录中展现了他们的思考过程。

同桌间分享笔记的场景,也成为了该校课堂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些笔记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录,更是学生们思维火花的碰撞。

面对AI技术的迅猛发展,青岛市实验小学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在AI时代,手写笔记是否还有必要?该校通过实践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们发现,手写笔记在记忆留存、思维深度和专注力方面,都展现出了AI整理所无法替代的优势。

为了充分发挥手写笔记的价值,该校分阶段构建了课堂笔记培养路径。低年级学生通过简单的符号体系,如“★”标记重点、“?”记录疑问、“→”表示逻辑关系,逐步培养了信息分类、逻辑关联和元认知监控等核心思维习惯。到了中年段,学生们开始使用四格笔记模板和彩虹分类法,进行系统化记录和信息分类。而到了高年级,学生们则通过“双链笔记法”和“笔记变形记”等教学活动,将线性笔记转化为图示化表达,促进了知识的重构和深度学习。

该校还通过创设课堂实施四步路径、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和实施教师支持策略等措施,为学生们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预学指引、课中示范、间歇整理和课后升级等环节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同时,学校还设立了笔记进化墙和笔记会诊日等活动,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并从同伴的笔记中发现思维亮点。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该校还推出了特色的“三小本”笔记体系。数学整理本从错题本到思维导航仪,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关联、培养批判性思维和主动性思维;语文积累本从摘抄本到表达百宝箱,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提升表达能力;英语词汇本则从单词本到文化万花筒,让学生在趣味中入门、在深度中拓展。

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青岛市实验小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生们的信息筛选准确率提升了40%,知识关联能力测评得分提高了27%。课堂笔记成为了学生认知发展的脚手架,有效促进了深度学习的发生。这一实践不仅证明了传统学习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互补相融,还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