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进课堂:看教师如何助力学生成长蜕变?

   时间:2025-04-13 15:54 来源:天脉网作者:陆辰风

澳大利亚教育学专家马特·皮特曼博士,在其教育分享中揭示了一个创新的教学理念:教师通过亲身示范情绪调节过程,不仅能够有效管理自身压力,还能向学生传授抗挫力、同理心与自我认知的重要课程。这位拥有十四年教育经验的博士,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小学至高中各年龄层的情绪调节策略。

皮特曼博士强调,在开始实施这些策略前,有一个核心理念需要铭记:“每一种情绪都值得被接纳。”他的策略聚焦于首先认可当前的情绪状态,然后设定目标以指导行动。

第一个策略是“大声说出你的情绪”。神经科学研究表明,语言表达能够激活大脑的前额叶皮层,帮助理性思考重新控制情绪。皮特曼建议教师以身作则,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以此消除学生的情绪羞耻感。小学阶段,教师可以采用生动语言描述情绪;初中阶段,通过实际行动示范情绪管理;高中阶段,则可以通过文学作品解析和SWOT分析法等更深入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管理情绪。

第二个策略是“实时运用应对策略”。皮特曼提倡展示深呼吸、暂停等“无声”策略,帮助学生学会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管理情绪。小学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互动游戏吸引学生;初中阶段,通过情绪互助会让学生充分表达;高中阶段,则引导学生运用“正向想象”技术,设想理想中的自己如何应对负面情绪。

第三个策略是“分享适合各年龄段的个人故事”。皮特曼认为,分享教师如何克服挑战的故事,能够激励学生并增强亲和力。小学阶段,教师可以通过简短故事与学生产生共鸣;初中阶段,用虚拟身份讲述克服挑战的故事;高中阶段,则通过研讨会让学生从不同视角解剖情绪故事。

第四个策略是“示范积极的自我对话”。皮特曼建议教师用肯定的话语替代消极语言,展示成长和韧性。小学阶段,夸张的自我对话吸引学生注意;初中阶段,从实际问题解决中受益;高中阶段,则通过成长型思维方式培养韧性。

第五个策略是“营造情感安全的氛围”。皮特曼强调,情绪管理需要在安全的氛围中进行。小学阶段,通过情绪检查帮助学生觉察情绪;初中阶段,创建匿名网络讨论区让学生轻松分享;高中阶段,则通过自我觉察日记本引导学生记录重要情绪。

皮特曼博士还指出,情绪调节示范不仅是课堂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领导力的核心要素。他分享了自己在新学校工作的经历,通过诚实表达感受并展示健康处理情绪的方式,不仅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也为新集体注入了信任与联结的文化氛围。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知识传授,更在于以身作则的示范。通过向学生和同事展示情绪调节之道,教师为他们提供了终生受益的心灵工具,这正是教育的真谛所在。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