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横琴的和香非遗项目体验基地内,一位90后女孩正沉浸在香材的整理世界中,她就是李婷,手中轻轻摆弄的沉香、檀香与龙脑,交织出一缕缕细腻的香气层次。作为非遗传承人琚翠薇老师的弟子,李婷在这片土地上,以“守艺人”的身份默默耕耘,成为了传统和香制作技艺传承的新生力量。
李婷与非遗的结缘始于一次偶然的文化共鸣。2024年年底,她在横琴三星堆参观时,被琚翠薇文化传播公司的文创产品深深吸引,进而结识了非遗传承人琚翠薇。当她初次体验到“隔火熏香”技艺时,银制香篆下袅袅升起的烟雾,仿佛在她心中种下了一颗传承的种子。她说:“那烟雾中浮现的莲花,就像这片土地上中西交融的历史痕迹,让我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这份触动驱使她成为了琚翠薇在横琴和香非遗基地的一员。
在师父琚翠薇的指导下,李婷开始了日复一日的研习。清晨,她会跟随师父辨识上百种香材,学习古代配伍的“君臣佐使”之法。为了掌握“窖藏”的火候,她连续数月记录不同温湿度下香材的变化,整理出厚厚的观察笔记。琚翠薇对李婷的评价极高:“她身上有老匠人的那股‘拙劲’,总是说‘慢即是快’,愿意花三年的时间去等待一炉香的完美呈现。”
如今,李婷不仅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和香制作师,还肩负起了非遗基地教务统筹的重任。她协助琚翠薇培养了23名青年传承人,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她设计的“非遗进校园”课程,巧妙地将香道与化学、历史学科相结合,让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生根发芽。
琚翠薇老师对李婷的成就感慨万千:“她让传统香事焕发了青春的温度,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李婷以一颗虔诚之心,守护着文化的根脉,让千年香道在当代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李婷的选择显得尤为独特。她愿意花费三年的时间去打磨九道制香工序,用数十万字的笔记去解码古方的奥义。这份“慢哲学”背后,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畏和热爱。当非遗传承的接力棒交到新一代手中时,李婷用她的定力与纯粹,让历史深处的芬芳得以永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