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AI势能峰会上,阿里云隆重发布了AI生态伙伴计划——“繁花”计划,并同步推出了AI应用与服务市场。然而,在这一系列重大发布中,曾经与阿里云紧密相连的钉钉却并未被提及,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事实上,正值钉钉创立十周年以及阿里提出“云钉一体”战略五周年之际,钉钉正悄然进行一场战略调整。阿里集团近日证实,计划收购跨境电商公司两氢一氧的部分股份,而该公司的创始人陈航,即钉钉的创始人花名“无招”,将重返阿里集团,并再次担任钉钉CEO。
陈航的回归,无疑为钉钉带来了新的变数。早在2015年,他便带领团队从失败的社交产品“来往”中突围,成功孵化出钉钉,使之成为国内领先的企业级通讯应用。然而,在2020年阿里提出“云钉一体”战略后,由于理念不合,陈航黯然离开,钉钉也被并入阿里云。
“云钉一体”战略的核心,是阿里云希望通过钉钉来带动国内的SaaS软件生态,进而消耗底层云计算资源。然而,这一战略并未如愿以偿。钉钉的定位从服务中小企业转向大客户定制,这与陈航的初衷渐行渐远。战略协同的愿景虽美好,但落地困难重重。钉钉在并入阿里云后,成本高、盈利难,不仅拖累了阿里云的盈利表现,市场份额也持续下滑。
在“云钉一体”战略框架下,钉钉的精力和资源主要用于大客户定制及商业化营收等方面,基础的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反而被忽视。这导致钉钉在苹果App Store上的评分仅为2.3,用户吐槽其加载慢、操作复杂、体验差。同时,腾讯旗下的企业微信和字节跳动旗下的飞书也在迅速发展,与钉钉展开贴身厮杀。
面对这一局面,阿里集团选择了让陈航回归,并赋予他新的使命——负责钉钉的智能化转型,探索AI技术与办公场景的深度融合。这是与阿里集团新战略相契合的。阿里新任CEO吴泳铭确立了“用户为先、AI驱动”的新战略,而钉钉作为阿里重要的To B资产,将在企业端有非常多用AI重塑企业内协作协同的场景和机会。
目前,钉钉已接入阿里通义及外部多个大模型,吸引了众多开发者。同时,钉钉还推出了“AI创新N次方计划”,旨在扶持AI生态建设。然而,AI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飞书、企业微信等竞品也在加紧布局。如何在AI领域突出重围,成为陈航面临的重要课题。
据悉,陈航在回归后已在钉钉重启“创业模式”,全员禁用小红书、午休时间缩短至1小时。这种狼性文化能否激活创新尚未可知,但留给钉钉的时间无疑已经十分紧迫。在这场关于企业服务市场的AI争夺战中,钉钉能否再次崛起,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