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学采风活动在雷州市乐田公社举行,来自湛江市作家协会、评论家协会以及志愿者协会的17名成员,共同参与了这场主题为“到人民中去”的文学惠民之旅。
春日的雷州半岛,阳光明媚,广袤的红土地上,农舍错落有致,独具风情。沿途的田野里,红的菠萝、青的芒果、绿的荔枝挂满枝头,农民们或赤膊上阵,或身着阔脚裤,或头裹花布巾,忙碌的身影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乐田公社位于雷州半岛中部,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近年来在北部湾经济圈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当大巴缓缓停靠在公社大楼前,一幢现代感十足的建筑映入眼帘,其科技感十足的外观令人眼前一亮。
在公社导游的带领下,一行人参观了宽敞明亮的展览厅。橱柜上整齐码放着香米、辣椒酱、黑芝麻面等特色产品,每一件产品上都清晰地标注着“乐田公社”的品牌。一位年轻女孩正在手机屏幕前热情洋溢地讲解着直播带货的情况,她表示,乐田公社的产品已经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畅销全国,甚至远销东南亚。
随后,一行人来到大屏幕前,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乐田公社的农业生产画面。从红土地上的水稻、红薯、辣椒、黑芝麻,到农业机械化、科学耕种管理,再到农产品深加工车间,每一个场景都让人感受到了现代科技的魅力和便利。通过参观,大家深刻体会到了高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惊人创造,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从“广种薄收”到“精准高产”,农民们的增收途径得到了极大的拓宽。
在会议室观看视频时,大家被一望无际的稻田所震撼。农机手中年汉子熟练地驾驶着红白相间的插秧机,金属臂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指着驾驶舱的电子屏笑道:“这铁牛认得每块田的脾性,株距、水深、肥力都按数据来,比老把式还精细。”镜头转向稻田深处,几位戴着草帽的妇女正弯腰补苗,手指翻飞如蝶。作家们接过秧苗加入其中,亲身体验了土地流转后的变化。
接着,一行人来到二楼的无尘生产车间。穿过挂着“全产业链数字化种植示范基地”金属牌的门廊,无尘车间的玻璃幕墙豁然洞开。换上防护服的瞬间,大家仿佛被装进了一个透明的世界。流水线上,红薯与黑芝麻在密闭管道中完成清洗、研磨、熟化,化作原浆注入模具时,琥珀色的光芒流转不息。质检员小王举起检测仪表示,这里的菌落总数比婴儿奶粉标准还严,车间空气洁净度堪比手术室。
在晾晒场上,非遗传承人吴伯揭开陶瓮,红云般的辣椒酱裹挟着雷州半岛的阳光喷薄而出。他舀起一勺递给众人品尝,那没有防腐剂的辣味在舌尖炸开,令人回味无穷。离开发酵车间时,大家遇见了收工归来的农机队,履带碾过田埂的节奏与祠堂里飘来的雷剧鼓点悄然应和,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乡村画卷。
夕阳西下,端着乐田黑芝麻面碗的孩童在晾晒场上追逐嬉闹,碗沿沾着的面汤在夕阳里凝成了金色的句点。此次“到人民中去”的文学采风活动,不仅让作家们深入了解了乐田公社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