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交媒体平台上涌现出关于小米SU7车型续保遭遇问题的讨论,部分网友声称在续保过程中被拒绝或面临保费上涨的情况。对此,小米公司发言人通过其官方微博迅速发表声明,指出有关小米SU7保险问题的谣言正在被有组织地传播,并强调SU7车型的投保服务目前运行平稳,网络上流传的信息严重失实。
小米公司发言人进一步指出,经过与五大合作保险公司(包括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逐一核实,这些公司均明确表示,从未向小米SU7车主发出过拒保通知。同时,针对网络上流传的“SU7出险率是同价位车型数倍”的谣言,小米公司强调这是毫无事实依据的,并已经对相关内容进行证据保全,同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尽管小米公司对于拒保问题进行了详细澄清,但关于保费上涨的讨论仍在继续。多位小米SU7车主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自己的续保账单,显示由于地区和附加险种的不同,续保费用在4000元至7000元不等。虽然大部分用户的续保费用较首期保费有所降低,但也有部分车主表示遭遇了保费上涨的情况。例如,一位苏州的小米SU7车主晒出的保费账单显示,除交强险外,还附加了400万元的第三者责任险以及车上人员责任险,总费用高达10240元。
面对保费上涨的质疑,小米公司并未做出具体回应。然而,从新能源车险整体市场来看,保费高的问题确实存在。由于新能源车险赔付率居高不下,行业普遍面临亏损压力,因此涨价成为了一些保险公司的应对策略。
这一系列事件对小米集团的股价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在小米SU7碰撞燃烧事件等负面新闻的冲击下,小米集团股价在短短11个交易日内从59.45港元的历史新高跌至36.45港元,跌幅超过33%。不过,随后小米集团股价出现反弹,截至某时刻,股价上涨3.84%。
大和证券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尽管近期小米集团股价受到车祸事件和配股等因素的影响而走势疲弱,但由于其基本面仍然良好,相信股价下跌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买入机会。报告还提到,苹果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持续下降,这为小米等竞争对手提供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和高端用户交叉销售的机会。同时,大和证券认为小米的IoT业务在未来几年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并预计小米在电动车市场将持续增长,为公司带来更多协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