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一座承载着深厚华侨历史的城市,近日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宴。舞剧《海的一半》在这座侨乡大剧院成功首演,标志着其全球巡演的大幕正式拉开。
陈嘉庚的长孙陈立人先生亲临现场观演,他激动地表示:“这是首次以舞剧形式演绎祖父的故事,表现手法新颖独特,既有现代芭蕾舞的灵动,又不乏百老汇的激情。”他补充道,泉州是祖父魂牵梦绕的地方,也是他播撒爱国火种、奉献教育事业的热土。能够在泉州见证这部舞剧的全球巡演启程,他深感自豪与感激。
舞台上,16块巨大吊板灵活变换,时而映照成温柔霞光,时而化作简约渔船,时而拼接成巨型会议桌,成为贯穿全剧的“漂泊感”具象载体。闽南韵味与南洋风情的民居、渔船、海港等元素,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华侨群体的艰辛与荣耀。
该剧不仅展示了华侨对故土的深情厚谊,更凸显了他们为华夏文明血脉赓续和生长做出的无私奉献。林辰表示,这种内敛而深沉的情感是经得起细细品味的。演出结束后,主创团队谢幕时,观众席上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泉州作为著名的侨乡,拥有遍布全球的庞大华侨群体。他们“下南洋”的勇气与拼搏精神,在这座城市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舞剧《海的一半》以艺术为桥梁,让年轻一代深刻感悟到那些跨越山海的华侨故事,早已融入这座城市的基因之中。
华侨大学意大利侨生杨正好在观看演出后感慨万千:“舞台上华侨们隔海相望的剪影,让我在观众席上热泪盈眶。我惊叹于演员们扎实的舞蹈功底,更被厚重的人文情怀深深触动。”而西班牙侨生汪泉则表示:“我终于读懂了陈嘉庚先生‘船身虽远,龙骨仍系华夏’的赤诚。先生创办的学塾与我如今研究的海外华文文学,原是同一条河流的两支,共同搭建起文化的桥梁。”
“当舞台灯光暗下,纸船仍在心中漂荡。那些海外游子的乡音未改,他们深知:此心安处是华夏,此身永为摆渡人。”汪泉的这番话,或许正是对舞剧《海的一半》最深刻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