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近期推出的深度推理大模型文心X1,在科技圈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模型以其“长思维链”和卓越的逻辑能力为卖点,吸引了不少用户的目光。然而,经过几天的深入体验,不少用户却表达了对这款国产大模型的失望。
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直言:“文心X1的到来,并没有满足我的期待,反而让我深感失望。”而另一位网友则通过对比,表示文心X1相较于之前的文心一言,在性能上并未有显著提升,反而暴露出更多问题。
文心X1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其所谓的“调用工具”功能,虽然看似新颖,实则华而不实。这一功能允许大模型根据用户输入的内容,调用相关工具进行处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用户需要手动启用这一功能,否则大模型仅支持文字输入。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也降低了用户体验。
其次,文心X1在解答数学题时频繁出现“假死”现象。在逻辑推理方面,深度推理大模型本应具有显著优势,但文心X1却时常在思考过程中失去响应,让用户无法判断其是否仍在工作。这种长时间的等待,无疑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效率。
最后,文心X1在解答初中以上数学题时的正确率并不高。与国产其他深度推理大模型相比,其在数学解答方面的表现尚有明显差距。这种不准确的解答,不仅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也损害了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声誉。
还有用户指出,文心X1在功能方面并无太多新意。虽然百度在发布会上强调其增加了多模态能力和多工具调用,但这些功能在其他国产深度大模型中早已存在,只是并未大肆宣传而已。因此,文心X1在功能上的创新并不足以吸引用户。
文心X1在用户体验、功能创新和数学解答方面均存在不足。这些问题不仅让用户感到失望,也影响了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未来,百度需要更加注重用户反馈,不断优化产品性能,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和支持。
同时,对于用户而言,在选择人工智能产品时,也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产品的宣传和卖点,通过实际体验来判断产品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