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智慧大变身!教师写课的三步实战攻略

   时间:2025-04-07 20:06 来源:天脉网作者:冯璃月

在教育领域,将日常教学的智慧结晶转化为专业文章,一直是众多一线教师面临的挑战。近日,知名教育专家黄建初老师分享了一条清晰路径,帮助教师将教学经验转化为可传播的知识。黄老师强调,从素材搜集到结构化处理,再到实践智慧的提炼,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为了提升写作水平,黄老师建议教师应进行文献阅读,从专家型教师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他提到,在一次教师学习设计评选活动中,通过分享特级教师王崧舟的教学设计,教师们深受启发,成功设计出基于新课标的学生学习活动。这表明,文献阅读能够为教师的写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在素材搜集和文献阅读的基础上,黄老师进一步强调了结构化处理的重要性。他借鉴“車”字结构,将写作过程分解为序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由三个分论题构成,形成并列或递进关系。这种结构化处理不仅有助于文章条理清晰,还能确保中心思想贯穿全文。黄老师还分享了行文的修改技巧,建议文章完成后暂时放置几天,以发现可改进之处。

除了结构化处理,黄老师还提倡夹叙夹议的行文方式。教师的经验往往镶嵌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叙事陈述教学故事,结合证据得出结论,是写课不可或缺的方式。他总结了“论题、论据、论证、结论和讨论”五论写课要素,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自我检验的标准。确立论题是教师写课的第一道难关,而结构化处理则是第二道障碍。黄老师提出的“車”字形结构处理文本框架,以及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为教师提供了易学易用的解决方案。

随着AI时代的到来,技术如何与教育写作相结合也成为热点话题。即将召开的第十九届儿童阅读论坛将以“AI时代的儿童阅读”为主题,探讨技术如何重构教育场景。梅子涵、朱自强等学者将回溯人文初心,而王元卓、王佳梁等专家则将解析AI赋能深度阅读的路径。教师们通过写作提炼的经验,有望与论坛中的前沿理念碰撞,为课堂注入科技与人文的双重活力。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