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圈内的“甜蜜负担”:游戏媒体人的双面人生
在游戏爱好者的眼中,游戏媒体人似乎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职业之一,每天都能沉浸在自己热爱的游戏中,享受无尽的乐趣。然而,现实却往往与想象大相径庭。近日,一位游戏媒体同行在朋友圈的吐槽引发了广泛共鸣——总有写不完的稿子,忙到没时间玩游戏。
作为一名游戏媒体从业者,虽然工作强度可能不及这位同行,但类似的感受却深有体会。每当向外界介绍自己的职业时,总能收获不少羡慕的目光。然而,在这些羡慕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辛酸。
在外人看来,游戏媒体人就应该多玩游戏,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实际上,对于从事这行的人来说,单纯享受游戏反而成了一种奢侈。除了找选题、聊天、查资料、整理思路和写作外,出于工作需求而不得不玩特定游戏的时间,往往占据了大部分。
今年游戏市场热闹非凡,众多优秀游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海外厂商的《真三国无双:起源》、《天国拯救 2》到国内厂商的《苏丹的游戏》、《黑暗世界:因与果》,每一款都让人眼前一亮。然而,面对这些心仪已久的游戏,许多人却只能望洋兴叹。
以《苏丹的游戏》为例,这款游戏以其独特的玩法和丰富的剧情吸引了大量玩家。然而,对于游戏媒体人来说,想要深入体验这款游戏,却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位同行曾调侃道:“要不是为了写稿,我一辈子都死在‘魂’游和‘怪猎’里了。”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许多一线从业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研究竞品或玩自己喜欢的游戏。一位从业者曾坦言:“研究竞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由于工作时间过长,有时连研究竞品的时间都不是很多。”
近年来,“文化体力”的概念逐渐在游戏圈内流传开来。它指的是人们在进行相对深刻和严肃的文化活动时所需的精神能量。无论是看好书、影视作品还是玩好游戏,都需要消耗一定的“文化体力”。然而,大量加班却严重侵蚀了人们的“文化体力”。
一位海外从业者曾分享过一个段子:他们公司的一位同事曾在中国某大厂工作过一段时间,因受不了加班文化而最终离职。到了新公司后,每当遇到需要加班的情况,他都会忍不住吐槽:“我知道这是中国式的加班。”
在早期的游戏行业中,快速落地的工程能力曾带来了不少超额收益。然而,随着行业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单纯堆积劳动力带来的边际收益正在迅速滑坡。甚至有可能因为“文化体力”不足而导致优质消费的减少,进一步剥夺了许多人从优秀作品中汲取灵感、萌发创意的机会。
许多优秀的制作人、投资人和媒体人都拥有丰富的兴趣和阅历。他们不仅有着丰富的游戏阅历,往往还阅读量巨大、阅片量广泛,甚至有着一两样接近职业水平的业余爱好。这些丰富的兴趣和阅历为他们带来了跨领域的视野,也赋予了相关作品超脱于行活的独特性。
一位知名制作人曾表示,他认为不能让团队长期处于过饱和的状态。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团队成员还需要保持放松,去体验游戏之外的东西,去体验生活、去旅游、去享受其他乐趣。这样才能为游戏创作带来更多的灵感和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