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备受瞩目的2024年福布斯中国“30 Under 30”榜单揭晓,汇聚了来自商业、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杰出青年才俊。
这份榜单经过严格筛选,从数千份申请中脱颖而出,最终确定了30位展现出颠覆行业潜力的人才。它不仅是一份榜单,更是对青年领袖能力的硬核认可。
其中,创冷科技CEO兼联合创始人朱毅豪凭借团队研发的零耗能辐射制冷薄膜技术,成功解决了全球热管理难题,成为榜单上的耀眼之星。该技术已应用于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减碳效果显著,并在2024年助力公司业绩飙升400%。
朱毅豪不仅是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也是该校走出的第八位福布斯中国青年才俊。从2013年至2024年,华南理工大学已有多位青年校友荣登该榜单,包括米科技的陈第、翎客航天的胡振宇等,他们的成就与华南理工大学的“三创型”人才培养理念息息相关。
早在1999年,华南理工大学便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提出“三创型”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敢于创新、能够创业、善于创造的复合型人才。25年来,该校通过课程体系、实践平台与产业资源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搭建了一条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成长之路。
目前,华南理工大学已将“三创型”人才培养目标融入综合培养计划,构建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双创教育”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并开设了《创新思维与创业实践》等特色课程,要求每位学生至少修读一门创新创业课程,以培养跨学科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该校还拥有30个国家级和24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与基地,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同时,与行业龙头共建的“未来创新实验室”更是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实践场所,助力实验室成果快速对接市场。
如果说课程与科研是“三创”教育的骨架,那么华南理工大学打造的立体化创业生态则是其血肉。该校自2014年起便致力于构建多资源融合、多体系支撑、多生态链接的双创发展环境,为学子提供从创意孵化到市场拓展的全周期支持。
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已累计孵化超过500个双创项目,助力学生创业者注册企业180余家,创造数千万元经济价值,培养5万余名双创人才,带动就业达670万人次。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该校在创新创业领域的独特优势,也为其赢得了“盛产董事长的985高校”、“最会赚钱的大学”等美誉。
对于怀揣创业梦想的学子而言,华南理工大学不仅提供课程与孵化空间,更是一个汇聚顶尖科研资源、产业人脉与创新文化的生态系统。在这里,每一个创意都有可能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