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艺术界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艺术家,其中郑午昌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书画艺术家、社团活动家、美术教育家、美术史论家、书画鉴藏家及诗人,郑午昌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广泛的影响力,被誉为“民国海上画坛大佬”。
郑午昌,原名昶,生于1894年,逝世于1952年,他的艺术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擅长山水、花卉,更以画柳树和白菜著称。在他的山水画中,柳树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元素,他画柳时得心应手,随心所欲,却又严谨有序,柳丝细而不弱,密而不乱,丽而不俗,展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画界常言“画树难画柳”,但在郑午昌的笔下,柳树却成为了他的招牌。
郑午昌的山水画作品,往往配以大量的柳树,四季变换,风雨晴雪,各尽其态。他画柳先行干,后出枝,柳丝由上而下,密密层层,再用花青色加补和烘染,使柳丝质感丰富,层次分明。这种独特的技法,使得他的作品在画界独树一帜,被友人亲切地称为“郑杨柳”。
除了绘画技巧的高超,郑午昌还非常注重画理的研究。他认为,绘画不仅要深入物理,精察物态,更要取形用势,写生揣意。他主张师古法而立我法,融会贯通古人笔法而自成一家。在他的传世作品中,每一幅画作都配以诗、跋,所题内容密切结合画意,或抒情感慨,或明以画理,或晓以伦理,令人拍案叫绝。
郑午昌的画风浑厚苍茫,善用墨青墨赭来表现景色,但又不失清彻滋润。他特别崇拜黄公望、吴历等古代大师,并从中汲取营养。他曾在一幅拟吴历法的山水上题道:“渔山(吴历)笔笔见笔,而一种苍茫之色盎然纸上,可谓得清厚之趣矣。”这种对古人的敬仰和学习,使得他的画作既有古人的韵味,又不失自己的风格。
郑午昌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绘画上,他还历时五年完成了《中国画学全史》,这部著作被誉为开画学通史之先河,被先贤蔡元培赞为“中国有画史以来集大成之巨著”。这一成就,无疑进一步巩固了他在艺术界的地位。
郑午昌的书法作品同样令人称道。他擅长书法,笔力遒劲,气势磅礴,与他的画作相得益彰。他的诗词作品也充满了才情和哲理,让人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他深厚的文化底蕴。
郑午昌的一生,是艺术的一生,是追求和奉献的一生。他的艺术作品和理论观点,至今仍然对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他的一生,就像他笔下的柳树一样,坚韧不拔,生生不息。
郑午昌的传世作品,无论是山水画、花鸟画还是书法作品,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他的艺术成就和人生经历,也将永远铭刻在中国艺术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