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文坛与艺术界,隐藏着一位让林徽因或许心生醋意、陆小曼可能暗自埋怨、陈西滢情感复杂的女子——凌叔华。泰戈尔曾高度赞扬她,称其才华超越林徽因;徐志摩则将最私密的文件与日记,悉数交由她保管;而作为陈西滢的妻子,她的才情与个性,让这位丈夫既爱且恨。
凌叔华,生于1900年至1990年间,其家族背景深厚,源自北京的文化古城,一个融合了仕宦与书画艺术的世界。作为家中排行第十的女儿,她自幼便沐浴在古城文化的光辉之中,这份环境不仅启迪了她的天赋,也塑造了她独特的艺术品味与生活追求。在文学与绘画领域,她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自小便在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中成长,凌叔华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六岁的她,已能在花园的白墙上,以木炭勾勒出一幅幅山水、花卉与人物画。她的艺术之旅,得到了多位大师的指点:慈禧太后宠爱的画师缪素筠、文化界的奇才辜鸿铭,以及山水兰竹画家王竹林与郝漱玉。这些前辈的教导,为她打下了坚实的古典诗词、英文基础与绘画技艺。
二十二岁那年,凌叔华踏入了燕京大学的校门,成为预科生,与即将毕业的冰心同窗一年。此时的她,画艺已炉火纯青,每一笔都蕴含着超脱尘世的意趣。朱光潜曾观赏过她的画作,并赞誉道:“她的作品取材于诗人心中的自然美景,展现出元明大家的风范,同时流露出她独有的清逸与细腻敏感。”欣赏她的画作,仿佛能在宁静中感受到生命的跃动,于自然本色中寻回内心的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