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文化地图上,天桥不仅是历史的印记,更是民俗艺术的摇篮。著名作家舒乙曾赞誉道,天桥以其丰富的杂技表演,被誉为北京的杂技之乡。如今,位于天桥演艺区的万胜剧场,这一历史悠久的舞台,再次焕发光彩,成为北京杂技团最新音乐剧《扶摇直上》的演出地。从4月3日至10日,该剧在此上演,不仅为古老的剧场注入了新的艺术活力,也为传统杂技技艺与现代观众之间搭建了一座审美桥梁。
音乐剧《扶摇直上》围绕青狮杂技团的兴衰起伏展开叙述。青狮杂技团,曾以舞狮绝技名扬四海,却在当代演艺市场的冲击下步履维艰,团队士气低落。年轻的团长阿姜怀揣振兴杂技团的梦想,却苦于找不到出路。此时,一位带着秘密的艺术总监走进了青狮杂技团,为团队带来了未知的变数与挑战,剧情也随之跌宕起伏。
该剧以摇滚风格的音乐开场,23首原创摇滚歌曲贯穿全剧,洋溢着青春与热血,同时也透露出年轻人的不羁与反叛。全剧由11位专业音乐剧演员与9位杂技演员共同演绎,他们通过精湛的演技与高超的杂技技巧,将剧中人物的情感与故事展现得淋漓尽致。同一角色由一位音乐剧演员与一位杂技演员共同扮演,他们在场景转换中无缝衔接,为观众带来了“难、奇、绝、美”的杂技表演。
在《扶摇直上》中,舞狮、绸吊、空竹、钻圈、球技、草帽等传统杂技技艺得到了巧妙运用,为剧情服务的同时,也展现了杂技艺术的魅力。女主角阿姜设定为绸吊演员,她坚韧不拔的精神通过绸吊表演的力量感得以体现。而她作为团长却不会杂技团的招牌舞狮绝技,这一设定不仅丰富了剧情,也为后续发展埋下了伏笔。
虽然《扶摇直上》以杂技团的故事为主线,但剧中的杂技表演并未如预期般频繁。然而,这恰恰是该剧的独到之处。它采用了完整的音乐剧思维来讲述故事,从故事架构、人物设置到剧情铺展,再到歌曲的叙事与抒情功能,都遵循了音乐剧的创作规律。北京杂技团通过这部剧目的推出,旨在拓展杂技市场,吸引更多音乐剧粉丝关注杂技艺术,从而实现向杂技“引流”的目标。
北京杂技团在面对演出市场变化时,勇于尝试与创新。他们此前已推出多部杂技剧,尝试用杂技技艺本身讲述故事,为杂技市场的破局做出了努力。在《扶摇直上》中,台词尖锐地反映了杂技团面临的困境,如票房下滑、单体杂技表演被指“炒冷饭”等。这些真实而扎心的台词,不仅反映了杂技团的现状,也展现了他们敢于面对挑战、不断谋求改变的勇气。戏里戏外的相互对照,体现了北京杂技团直面市场变革的决心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