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界,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她以深厚的学术底蕴、卓越的教育理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无数教师心中的楷模。她,就是于漪,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的名誉校长,全国语言学会理事,以及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的会长。
于漪老师生于1929年,是一位地道的上海人。自1952年投身教育事业以来,她已在这片教育热土上默默耕耘了67载春秋。在她的引领下,上海乃至全国的语文课程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她主编并出版了多部教育著作,如《现代教师学概论》,并参与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的制定,为培养新一代青年教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上世纪80年代初,面对语文教育界对文道关系的争议,于漪老师提出了“教文育人”、“文道统一”的教育理念。她认为,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要注重思想教育,二者应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这一主张不仅继承了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还融入了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语文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风格独树一帜。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们不仅能学到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还能在思想的熏陶中茁壮成长。她善于因材施教,以敏锐的目光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长善救失,因势利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训练和培养。她的教学方法注重读写听说训练,强调学法研究,将教学立足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于漪老师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更是一位无私的奉献者。她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教育事业,即使到了晚年,仍奔波于全国各地,鼓励和指导年轻教师投入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她首创“师徒带教”模式,通过研学一体化促进教师成长,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特级教师和教学能手。
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当今的语文教育仍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她强调语文教育的全面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智力、思想和个性,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她认为,语文教育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还要进行思想教育,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能受到思想的熏陶。她的改革与创新精神,以及关注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教育理念,都为当今的语文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在于漪老师看来,教育就是要树魂立根,在学生心田植爱国主义的根,植民族精神的根。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教育理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她的名字已经和教育改革创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于漪老师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创新的一生,更是光辉的一生。她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广大教师和学生不断前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她,无愧于“精心育人的一代师表,潜心教改的一面旗帜”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