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关工委的精心策划下,“读懂中国”活动持续发酵,成为一股引领青年学生深入探索“四史”教育的强劲力量。该活动以身边人的真实故事为媒介,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形式,让青年学子在倾听与记录老一辈人的光辉历程中,获得生动而深刻的历史教育。
“教育强国,奋斗有我”——2024年度的“读懂中国”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校中如火如荼地展开。据统计,全国有近千所高校参与其中,超过12万名大学生亲身访谈了2.69万名优秀“五老”(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老职工、老党员),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9.4万个(篇)征文、微视频和舞台剧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五老”们的卓越贡献,也让732余万名大学生在报告会、座谈会上受益匪浅。
经过教育部关工委组织的专家严格评审,从各省和部直属高校推荐的众多作品中,遴选出了60篇最佳征文和31个最佳微视频,这些作品将在2024年“读懂中国”优秀作品展播中亮相。其中,征文类节目将于4月1日至4月14日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CETV1)的黄金时段播出,同时,教育部关工委及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多个官方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快手等平台也将陆续推送,让更多人能够领略到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众多“五老”的感人故事中,有几位人物尤为引人注目:
戴端全,这位湖南省浏阳市淳口镇向坪教学点的退休教师,用42年的坚守诠释了乡村教育的真谛。他多次放弃进城教书的机会,扎根乡村,创新教学法,培养了一大批山村学子,成为全国优秀教师等众多荣誉的获得者。
印遇龙,湖南农业大学一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长期致力于生猪生态养殖营养调控的研究,创建了多项评价体系和技术体系,为国家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殊荣。
尚秀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刑二庭原副庭长,中国第一代从事少年刑事审判的法官。退休后,她投身于关心下一代工作,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用一场场法治讲座和家庭教育讲座,照亮了无数孩子的心灵。
罗雪梅,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她不仅是学生的良师,更是他们的益友。从教42年来,她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退休后依然坚守岗位,通过工作室、微信等平台为学生答疑解惑,被誉为“心目中的好老师”。
朱人杰,浙江大学离休干部,一位身经百战的老战士。离休后,他积极参与学校关工委工作,为学生讲述党的历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成为学生们心中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