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屠古虹逝世,巴蜀画坛痛失巨匠
屠古虹,这位在中国画坛享有盛誉的艺术家,于2010年12月9日在成都363医院安然离世,享年96岁。作为徐悲鸿大师的弟子,屠古虹一生致力于绘画艺术,以其气魄宏大的山水画作闻名于世,为巴蜀画坛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屠古虹《洗象池下》
屠古虹1915年出生于浙江宁波一个贫困的海员家庭,自幼历经坎坷。8岁丧父后,他在孤儿院度过了童年,13岁便独自外出谋生,曾在武汉一家油漆作坊当学徒。然而,生活的艰辛并未磨灭他对绘画的热爱。在工作之余,他刻苦自学,临摹明代画家陈老莲的花鸟人物,并逐渐掌握了素描与油画的技巧。
19岁那年,屠古虹怀揣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携带自己的作品前往南京,求见著名画家徐悲鸿。徐悲鸿大师被他的才华和热情所打动,收他为中央大学美术系的旁听生。这一转折,为屠古虹的艺术生涯打开了新的篇章。
屠古虹《观山图》
在徐悲鸿的指导下,屠古虹的绘画技艺日益精进。然而,他的人生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抗战爆发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用画笔宣传抗日,却因此遭到反动势力的逮捕。在狱中,他坚贞不屈,最终成功逃脱,并在友人的帮助下辗转来到四川。此后,他又因公然反对蒋介石政权而再次被捕,但在地下党和学生的掩护下得以脱险。
尽管历经磨难,屠古虹对绘画的热爱却从未减退。上世纪50年代初,他开始从事建筑艺术工作,但画作依旧不断。退休后,他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和研究中,担任了徐悲鸿张大千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以及四海画院的艺术顾问。
屠古虹对三峡的山水情有独钟,他的画作中,三峡山水画占据了重要地位。他曾五次前往三峡写生,为了捕捉“真山真水”的韵味,他常常亲自攀登高山,细致观察,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他的《巫山》、《香溪口》、《西陵峡》等画作令人过目难忘,尤其是那幅长达7米的《巫山十二峰》,将巫峡的十二峰巧妙排列,形成一幅气势磅礴的巨画,展现了三峡的雄奇壮美。
在徐悲鸿的所有弟子中,屠古虹的山水画技艺堪称翘楚。他的画作不仅深受国内观众的喜爱,还赢得了国际赞誉。美国科学家霍夫曼教授就曾重金购得他的《翠屏峰》画作,并称赞其笔下的三峡美不胜收。
屠古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还是一位严父。他对子女的学业要求严格,注重培养他们的品格。他教导子女要坦荡做人,这一原则始终贯穿于他的家庭教育之中。他的子女们在他的悉心教导下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屠古虹的一生,是坎坷与奋斗交织的一生。他用画笔记录下了时代的变迁和自然的壮美,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他的离世,是巴蜀画坛的巨大损失,但他的艺术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