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股市场迎来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波动,恒大汽车——这家早已深陷财务危机的企业,其股价竟如坐过山车般,在盘中实现了惊人的230%涨幅。这场股价飙升的背后,源自于一个关于广汽集团可能接手恒大汽车南沙工厂的传言。
对于恒大集团创始人许家印而言,恒大汽车一度被视为扭转局势的关键所在。自2021年恒大资金链断裂以来,汽车业务便承载着许家印的厚望,成为他试图挽救集团危机的最后一张底牌。然而,随着恒大集团陷入2.4万亿的财务黑洞,许家印本人也于去年9月遭到强制措施,其个人境遇一落千丈。
就在市场普遍认为恒大汽车也将步其后尘之时,南沙工厂可能被广汽接盘的消息如同一剂强心针,瞬间点燃了市场的热情。散户与投机者纷纷涌入,推动恒大汽车股价短时间内飙升,仿佛一场“起死回生”的戏码即将上演。
然而,广汽集团对此传言的反应却异常迅速且坚决。在股价暴涨的当晚,广汽便发布声明,明确否认了与恒大汽车或南沙工厂进行任何形式的收购接洽,直指该传言为不实信息。这一声明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市场的狂热,也让恒大汽车和许家印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
事实上,广汽接盘恒大南沙工厂的可能性本就微乎其微。首先,恒大和许家印的负面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任何与之关联的企业都可能面临声誉风险。对于广汽与华为合作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华望汽车而言,与恒大扯上关系无疑会对其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华望汽车作为轻资产运营公司,本身并不具备大规模投资建厂或收购其他工厂的能力。而恒大汽车的南沙工厂生产线尚未完善,后期升级改造成本高昂,对于华望而言并不具备吸引力。即便华望有收购工厂的需求,也有更多更优质的选择。
最后,广汽集团自身并不缺乏造车工厂和产能。其旗下的广本、广丰以及自主品牌埃安和传祺的产能均未达到饱和状态。据数据显示,广汽集团的产能利用率不足70%,约有100万辆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因此,对于广汽而言,收购恒大南沙工厂无疑是一种资源浪费。
广汽接盘恒大汽车南沙工厂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场由传言引发的股价波动,最终只是一场虚惊。对于恒大汽车和许家印而言,他们仍然需要面对现实的困境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