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游戏业共商应对新谣言“皮套论”之策

   时间:2025-04-04 23:54 来源:天脉网作者:顾雨柔

近期,游戏行业内一种被称为“皮套论”的新型网络谣言悄然兴起,并逐渐向其他行业蔓延,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保障游戏行业的健康发展,有效应对这一谣言带来的挑战,上海市网络游戏行业协会于4月3日组织了一场专题研讨会。

据悉,“皮套论”最早于2024年出现,其传播者通过虚构游戏角色为企业高管或制作团队的“皮套”,并在角色设计中植入大量个人元素,以此误导玩家对相关企业及其作品进行抵制和攻击,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声誉。此次研讨会邀请了米哈游、哔哩哔哩、盛趣游戏、心动网络、鹰角网络等头部企业代表,以及众多专家学者和媒体观察员,共同探讨“皮套论”对游戏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上海市网络游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建华在致辞中表示,“皮套论”极具欺骗性和煽动性,已有多家协会成员单位深受其害,部分企业因此遭受了巨大经济损失。协会对此高度重视,经过深入调研,形成了《“皮套论”对网络游戏行业生态影响的调研报告》。他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能够联合各游戏企业共同应对网络谣言的侵害,构建坚实的产业“防火墙”。

在研讨过程中,有专家指出,“皮套论”不仅破坏了用户生态,还导致相关企业陷入过度自我审查的困境。为避免角色设定被曲解,一些企业不得不回避复杂叙事和细节描述,甚至导致创作风格向低幼化退化。长此以往,将可能引发文化创意产业向谣言妥协,陷入创作困境。同时,也有企业代表提出,“皮套论”背后存在着黑灰产业链,利用此类谣言形成“攻击-变现”的商业模式,逐渐呈现出职业化趋势。

针对如何有效应对“皮套论”及其衍生伤害,上海交通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院副院长刘维提出了建议。他认为,企业应加强防范和应对体系的建设,例如通过清晰展示角色设计背景和过程,或完善角色故事设定,来彻底切断与现实人物的关联,从而消除“皮套论”的生存土壤。他还建议行业内制定行业标准、建立黑名单共享机制,共同遏制“皮套论”的传播。同时,司法机关应深挖并查处典型案例,对不法分子形成有效震慑。

在研讨会结束时,上海市网络游戏行业协会牵头发布了《关于应对新型网络谣言“皮套论”的倡议》。该倡议呼吁行业各方凝聚共识、形成合力,通过建章立制、依法维权等手段,有效防范“皮套论”相关谣言的进一步扩散,为广大用户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共同维护内容产业的健康生态。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