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一次单元考试中,一对双胞胎兄弟的成绩引起了家长的注意。弟弟以99分的高分再次夺得榜首,而哥哥却从以往的满分滑落到84.5分,这一变化令人诧异。
放学后,哥哥主动向家长透露了这次考试的成绩。起初,家长以为是基础知识点掌握不牢固,但查看试卷后发现,基础部分仅扣了2.5分,远低于预期。问题主要出现在阅读和作文上,分别扣了8分和5分。
在与孩子的深入交流中,家长得知,哥哥在考试中遇到了一道关于“水煮鱼”搭配ABB词汇的题目,思考过久而影响了后续答题的心态。紧张情绪导致他在阅读理解和作文部分表现不佳。
这次经历让家长深刻体会到了心态在学霸之间竞争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那些平时成绩稳定在95分以上的学生,心态的好坏往往决定了最终的胜负。
相比之下,弟弟的心态则显得尤为出色。他不仅在学习上轻松自如,即使面对考试也从不紧张。即使偶尔成绩不理想,也能迅速调整状态,下次考回满分。这种心态上的差异,使得弟弟在多次考试中都能保持领先。
为了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并提高阅读能力,家长制定了针对性的计划。一方面,将每天安排10分钟进行阅读练习;另一方面,教导孩子在考试中遇到难题时要学会放弃,先完成其他题目,以确保整体成绩的稳定。
家长还引入了心理学的“费斯汀格法则”,向孩子解释了心态对结果的重要影响。即生活中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剩余的90%却可以通过我们的心态和行为来决定。这一法则在哥哥的考试中得到了验证:一道2分的难题导致他陷入焦虑,进而影响了后续13分的题目。
家长还参考了《考试不可怕——帮孩子在考试中成长》一书,向孩子传授了建立答题优先级、培养分数止损意识以及科学疏导考前压力等方法。这些方法旨在帮助孩子建立稳定的心态,提高应对考试的能力。
通过这次考试的经历,家长深刻认识到,当孩子的知识储备达到一定水平后,最终较量的不再是智力,而是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孩子坦然面对得失的考试观,掌握一些实用的考试技巧和方法,或许比盲目刷题更能带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