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举办的2025年中关村论坛上,人工智能日的未来先锋论坛上传来一则创新消息:北京面壁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面壁智能)正式推出了其首款纯端侧智能助手——“小钢炮超级助手cpmGO”。这款产品在智能汽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面壁智能的首席执行官李大海在演讲中介绍,“小钢炮超级助手cpmGO”作为业界首款纯端侧汽车助手,在智能座舱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它具备从舱外到舱内的全方位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为用户带来了与云端体验相媲美的原生端侧智能座舱体验。
具体而言,面壁智能为智能座舱用户提供了全面的货架级原子化产品,涵盖了泛化语音车控、GUI Agent、智能哨兵、舱内手势识别、身份识别、儿童与宠物识别以及舱外感知等多种应用场景。这些功能使得智能汽车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据悉,“小钢炮超级助手cpmGO”已经赢得了多家知名车企的青睐。李大海透露,在智能汽车销量前五的榜单中,有三家车企已经是面壁智能的合作伙伴。配备该助手的智能汽车有望在今年第三季度上市。面壁智能已经与一汽大众、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上汽集团、德赛西威、中科创达等行业领军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成立于2022年的面壁智能,其核心研发团队来自清华大学NLP实验室,是国内最早涉足预训练大模型领域的团队之一。公司专注于开发和推广高性能的端侧智能技术。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李大海表示,2025年是端侧模型应用迎来爆发的元年。他强调,端侧模型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将为用户带来两大显著优化:一是能够克服弱网和断网环境的限制,提升离网状态下的用户体验;二是模型置于终端,将有效保障用户的车内信息安全。通过舱内外的摄像头接收感知信息,并在端侧进行推理分析,相关数据无需上传至云端,从而避免了隐私泄露的风险。
然而,李大海也指出,云侧模型和端侧模型在具体应用中应相互协同。对于隐私保护、个性化和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景,应由端侧模型主导;而对于需要实时数据处理的复杂服务,则应由云端模型负责。
在AI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模型的迭代显得尤为重要。李大海认为,模型本身将成为未来AI智能体的核心发展方向。当模型迎来重大更新或能力实现飞跃时,将颠覆上一代模型所支撑的应用生态。因此,只关注应用的公司很难在竞争中占据先机。
这一理念也体现在面壁智能的商业化尝试中。面壁智能在端侧模型和Agent领域均有着深厚的积累。李大海表示,目前面壁的端侧模型已经在汽车、手机、具身智能、AIPC、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多个主流方向实现了应用,形成了广泛的落地生态。
自去年2月发布以来,面壁智能的小钢炮MiniCPM累计下载量已超过600万次。面壁智能自成立以来已经完成了三轮融资,股东包括知乎、智谱AI、中关村科学城等知名企业和机构。
对于未来的投融资计划,李大海表示,融资将主要用于业务拓展。他认为,AGI的发展是一场长期的马拉松。未来,面壁智能将继续在资本市场寻求更多合作伙伴,同时加强自身的造血能力,推动商业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