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语文教师的教育沉思:唤醒学生,反思教育
作为一名专注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语文教师,黄老师自2005年博士毕业后,便在广东的一所二本院校开启了她的教学生涯。起初,她并未预料到自己会如此热爱教学工作,直到从教的第十个年头,内心的诸多感慨促使她写下了《我的二本学生》一书。
尽管没有深入研究教育学的原理,但黄老师凭借近20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对二本院校和职业院校的学生有着深刻的观察与理解。她分享道,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源自于对学生的细致观察,以及与他们相处中自我意识的觉醒。
在黄老师看来,应试教育的后果已经深刻地体现在大学生的眼神中。她强调,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进入大学,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具备创造力。然而,作为大学教师,她时常感到教学工作的艰难,因为一些学生似乎对学习失去了热情。
黄老师在《我的二本学生》中记录了她对教育的观察和思考。她提到,随着文凭的快速贬值,普通院校学生的出路变得更加艰难。她通过对比自己学生的经历,发现即便是在二本院校和职业院校读书,学生们也很难像她当年那样依赖教育红利去克服各种困难。
黄老师还分享了她家访的经历,这些经历为她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也让她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她讲述了三个学生的故事,他们分别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成功。这些学生的经历让她看到,年轻人的出路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上大学,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成长和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与黎章韬家合影
何健一家人春节的团聚
罗早亮一家在地里劳动
通过对这些学生的深入了解和观察,黄老师发现,他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滋养。这些家庭虽然普通,但却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人际网络、劳动教育的力量、亲子陪伴以及正确的价值观。这些因素在无形中塑造了孩子们的品格和能力,使他们在社会上能够立足。
黄老师呼吁,教育应该回到本质,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追求成绩和文凭。家庭也应该给予孩子们一张厚厚的精神垫子,让他们的生命充满弹性和伸缩性。同时,要警惕过度竞争对孩子觉醒能力的破坏,呵护他们的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