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背后的AI团队公开招募新成员
近期,特斯拉的擎天柱机器人因一段由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最新行走视频而备受瞩目,该视频吸引了近三千万网友的观看。在这段视频中,擎天柱展现出轻松自如的步伐,膝盖和手臂的动作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为了直观展示擎天柱的巨大进步,有网友翻出了早期的视频进行对比,这一对比视频的浏览量甚至超过了马斯克本人的原发视频。
特斯拉副总裁Milan Kovac透露,此次擎天柱行走能力的飞跃得益于纯强化学习(RL)模拟训练方案。马斯克也兴奋地表示,擎天柱的进步速度惊人,预计今年将有一大批机器人面世。
随着擎天柱的热度不断攀升,其背后的AI团队也借此机会向外界发出了招募的呼声。该团队成员包括AI负责人Ashish Kumar,他拥有UC伯克利博士学位,师从被誉为“学术祖父”的Jitendra Malik教授,并在CV领域享有盛誉。
Ashish在本科毕业后曾在微软印度实验室担任研究员,两年后重返校园攻读博士,并在2023年7月以机器学习科学家的身份加入特斯拉,一年多后便升任擎天柱项目的AI负责人。
高级经理Julian Ibarz也是团队中的核心成员之一。他在法国图卢兹的高校完成本科和硕士学业后,加入了西门子公司,两年后转投谷歌,担任高级软件工程师,直到2022年离职加入特斯拉。
团队中还包含两位刚刚博士毕业不久的新成员——Russell Mendonca和Murtaza Dalal。他们均来自卡耐基梅隆大学,并在UC伯克利本科期间就曾是同学,还共同在Sergey Levine教授的手下从事研究工作。
Russell在毕业后立即加入了特斯拉,而Murtaza则在英伟达和苹果实习后,也选择了加入特斯拉。Murtaza的导师是Ruslan Salakhutdinov教授,他曾是Hinton的博士生,并担任过苹果AI研究主管。
在SpaceX 23周年庆典上,马斯克更是放出了豪言壮语,表示计划在明年年底发射星舰时,将擎天柱一同送往火星。如果着陆成功,他预计在2029年或2031年开始向火星运送真人。
而在特斯拉全体员工大会上,马斯克还宣布了擎天柱的量产计划。他表示,今年将进入试生产阶段,并已经预订了足够生产1-1.2万台机器人的零件。今年的目标是生产5000台,明年则计划生产5万台。首批擎天柱将在特斯拉工厂内部进行测试和应用验证,对外销售则计划在明年下半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