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专业的考研录取过程引发了广泛关注。一段看似曲折离奇的录取经历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据网友爆料,该校电气专业笔试成绩排名第一和第二的考生,在初步审核阶段竟被刷下。这一消息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了大量讨论。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随后学校又通知这些被刷掉的考生参加复试。更为戏剧性的是,这些考生最终通过了复试并被录取。
网友们纷纷表示,这一系列操作令人费解,看似不合常理却又找不出明显的违规行为。虽然最终结果是笔试成绩第一的考生大概率上岸,但整个过程的曲折程度还是让人难以捉摸。
据了解,该校电气专业笔试第一的考生成绩高达422分,第二名也有417分。然而,根据网络上流传的疑似校内截图显示,这两位考生在第一次审核时均被标注为“不录取”。这一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
随后,这些被刷掉的考生收到了参加复试的通知。从网友发布的消息来看,他们不仅通过了复试,而且还成功上岸。目前,他们只需等待几天后公布的拟录取名单即可正式成为该校研究生。
实际上,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专业的复试流程并不为外界所熟知。该校笔试部分第一次复试如果分数不满80分将直接不录取。但如果招生名额未满,则会进行第二次复试,直至招满为止。这一流程虽然看似复杂,但实际上是正规且合规的操作。
有网友指出,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学院的初试和复试占比是百分制5:5。这意味着初试(500分)和复试(笔试150分+面试150分)在最终录取中的权重是相同的。折合百分制后,复试的12分相当于初试的20分,因此复试的权重占比相当高。
尽管合肥工业大学的这一系列操作看似离奇,但实际上却是符合规定的。然而,这一事件之所以引发强烈反响,还是源于人们对教育资源分配公平性的担忧。有网友表示,该校存在双非歧视、不保护第一志愿等问题。同时,也有网友指出该校对本校考生有一定的保护政策。
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研究生招生本身采用导师负责制,学校方面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因此,考生在选择报考学校时,最好事先了解学校和导师的风格和习惯。同时,也希望各高校能够更加注重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确保每一位考生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中展示自己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