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希森集团董事长梁希森先生逝世的消息震惊各界。这位从极度贫困中逆袭而成的亿万富豪,其传奇一生令人唏嘘不已。
梁希森,1955年出生于山东省乐陵市黄夹镇梁锥村,家境贫寒,早年曾以乞讨为生。然而,生活的艰辛并未击垮他,反而锤炼了他坚韧不拔的品格。13岁时,他开始学打铁,数年后又独自外出闯荡,这些经历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3年,梁希森凭借积攒下的1万多元钱,与朋友在老家开起了面粉厂,当年便获得了可观的收入。面对蜂拥而至的竞争对手,他果断转型,先后涉足调料、毛巾、五金加工等多个领域,最终组建装修工程队,进军建筑和房地产。
1996年,梁希森迎来了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他带领施工队承接北京玫瑰园别墅项目,垫资7000万元。然而,开发商资金链断裂,项目陷入困境。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梁希森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继续投资玫瑰园,直至资不抵债,然后申请财产保全和破产,最终成功转型为开发商。随着楼市回暖,他一度以20亿元身价跻身胡润富豪排行榜百强。
然而,在地产界风生水起之时,梁希森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回归家乡,投身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2001年,他启动“梁锥新村”改造计划,投资数千万元为村民建造联排别墅,让村民过上了现代化生活。同时,他还提出“15年投资40亿改造黄夹镇109个村庄”的宏伟目标,试图通过农业产业化让农民“变工人、住楼房、拿工资”。尽管这一理想被外界质疑为“乌托邦”,但他首创的“企业+村庄+农户”模式,无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在农业产业化方面,梁希森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将先前积累的资金全部投入到马铃薯育种上,2007年,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希森集团。2011年,该中心正式通过验收,成为我国唯一一个落户农村的国家级工程中心。梁希森推出的“希森3号”等马铃薯新品种,不仅在国内市场大放异彩,还推动了马铃薯全产业链条的发展。因此,他也被誉为“土豆大王”。
梁希森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虽只读过一年小学,识字不足200个,却凭借过人胆识和务实精神,掌控了数十亿资产。他推崇“社会大学”的实践智慧,又大力投资科技育种,将农业与科技紧密结合。他的务实与理想主义并存,既以商人本能规避风险,又以农民情怀执着于乡土改造。他的离世,无疑让无数人为之痛惜。
网友们纷纷表示:“小时候的偶像”“良心企业家,一路走好”……梁希森的一生,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