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的闭幕之际,AI领域迎来了一项重大突破。智谱公司震撼发布了其AI Agent——AutoGLM沉思,这一创新产品集深度研究能力和操作能力于一身,标志着AI技术迈入了新阶段。
智谱CEO张鹏在论坛上宣布,AutoGLM沉思不仅在复杂思考方面表现出色,还能同时执行具体操作,这在此前的AI产品中前所未见。张鹏还透露,AutoGLM沉思的核心技术和模型将于4月14日正式开源,标志着2025年成为智谱的“开源年”。
在发布活动上,智谱直接向行业巨头DeepSeek发起了挑战。据智谱介绍,其最新推出的GLM-Z1-Air模型在性能上与DeepSeek-R1相当,但速度最高可提升8倍,价格仅为后者的三十分之一。这一消息无疑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注入了新的活力。
自DeepSeek掀起热潮以来,众多互联网大厂和AI新兴企业纷纷加速商业化进程。智谱作为率先推出AI Agent的公司之一,其最新产品AutoGLM沉思已经具备了盈利能力。在发布会前两周,智谱秘密测试了一个专注于生活科普的小红书账号,所有内容均由AutoGLM沉思生成。在拥有5000名粉丝后,该账号成功接到了第一笔商业订单,收入500元。
张鹏预测,2025年将是AI智能体爆发的一年。事实上,智谱已经在多个领域展开了合作,推动AgenticLLM的落地应用。从手机端到PC平台,再到智能眼镜、车载系统等各类智能硬件,智谱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例如,乐聚夸父机器人就搭载了智谱的AI技术,实现了交互导航和意图识别能力的提升。
在谈及未来发展方向时,张鹏强调,AI智能体的发展应更关注模型本身,而非工作流的构建。他提出了“模型即场景”的理念,认为未来的智能体应用形态将与模型高度相关。尽管当前强化学习等方法受到关注降低,但张鹏认为,这些方法本质上仍依赖于预训练基座模型的性能。因此,智谱将继续坚持预训练模型的研究和开发。
在商业化方面,张鹏表示开源是智谱坚持的战略之一。尽管外界担心开源会影响商业化进度,但张鹏认为,开源后的应用基座仍需要专业团队的维护和本地化部署,因此存在盈利空间。事实上,智谱的业务在过去一年实现了超过100%的增长,其中MaaS开放平台bigmodel.cn的API年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倍,C端产品“智谱清言”也预计年收入超过千万元。
智谱的商业化脚步已经迈向海外。张鹏透露,智谱从去年开始布局出海业务,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重点落地区域或行业,但他认为海外市场对于大模型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智谱将聚焦于帮助用户构建全链路的AI技术能力。
自成立以来,智谱已经获得了15轮融资,股东包括美团、蚂蚁、阿里、腾讯、小米等大厂,以及红杉、高瓴等知名投资机构。张鹏表示,这些融资与智谱的AGI(通用人工智能)战略息息相关。他认为,智谱的终极目标是造出一个像人一样聪明的“脑子”,而这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
在技术和商业化“两条腿走路”的战略下,智谱正在大力推进产业化、商业化落地,同时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保持投入。近日,智谱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企业名称变更为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主体类型也发生了变更。张鹏坦言,市场变化带来了增长机遇,智谱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以抓住这些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