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24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上,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发表了一场引人深思的主旨演讲,聚焦于经济增长的源泉与企业家精神这一核心议题,向在场的奋斗者与创新者致以崇高敬意。
管清友开篇即抛出关键问题:长期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何在?他回溯历史,从亚当·斯密的分工和专业化理论讲起,再到交易作为经济增长源泉的观点,以及生产要素如资本、土地、劳动、技术的经典论述,乃至数据作为新兴生产要素的崛起。然而,他强调,尽管这些理论各具价值,但企业家精神才是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真正动力。
那么,企业家精神究竟为何物?管清友指出,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概念,难以一概而论。他提出一个大胆的定义:企业家精神是“商业艺术家”的特质,兼具商业精神与艺术家精神。企业家不仅是科学家、工程师或技术专家,更需具备突破常规、勇于创新的胆识与智慧。
管清友进一步阐述,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经济增长的“1”,而交易、分工和生产要素等则是其后的“0”。没有企业家精神的引领,其他要素难以发挥最大效用。他呼吁,要保护企业家精神,必须营造稳定的营商环境、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自由的发展环境,让创新得以蓬勃发展,个体潜力得到充分释放。
在探讨中国企业家群体时,管清友回顾历史,指出中国在过去四十多年中涌现了多波企业家浪潮,从“84派”到“92派”,再到伴随互联网兴起的“99派”,以及如今正在崛起的“24派”企业家。这些企业家群体不仅为国家创造了就业、GDP和税收,更是经济增长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
然而,管清友也强调,对企业家群体的认识需不断深化和提升。他们是活生生的人,而非简单的经济符号。在当前全球经济变局下,保护企业家精神不仅关乎产权和法律法规等层面,更需要在更广泛的社会环境中营造有利于企业家精神成长和发展的氛围。
管清友还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技术演进中处理好技术伦理、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以及长期技术发展趋势与短期利益冲突等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同时,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中国如何更好地融入全球化,也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议题。
最后,管清友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弘扬企业家精神,为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增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