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界巨头埃隆·马斯克旗下的xAI公司遭遇了一场商标风波。据《连线》杂志报道,该公司推出的聊天机器人所使用的“Grok”名称,引发了多方争议。
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PTO)已暂停受理xAI公司关于“Grok”的商标申请。官方认为,该名称与芯片制造商Groq和软件供应商Grokstream存在潜在的混淆风险,这可能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不仅如此,初创企业Bizly也声称对“Grok”名称拥有优先权。Bizly的创始人Ron Shah透露,早在2021年,他们团队就已基于“grok”一词命名了自家产品,并完成了商标申请。然而,马斯克在2023年发布同名机器人后,Bizly遭遇了投资者的撤资,导致融资失败,目前公司已濒临破产边缘。据Shah介绍,Bizly已投入200万美元用于开发异步会议应用。
针对这一商标争议,美国商标法专家Josh Gerben指出,商标保护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消费者混淆,而非单纯维护企业的权益。例如,马斯克的前合伙人Grimes虽然注册了“Grok”用于儿童玩具领域,但由于与软件行业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不构成侵权。
然而,Bizly的情况则更为复杂。其应用仍处于测试阶段,尚未正式上市,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商标主张的力度。根据USPTO的规定,商标必须在至少两个州投入商业使用方可生效,而Bizly目前仅与金融服务公司Carta进行过试点合作。
面对这一困境,Shah曾尝试与xAI进行协商,探讨合作或商标转让的可能性,但遗憾的是,他并未得到任何回应。法律专家分析认为,如果Bizly选择发起诉讼,可能会迫使xAI放弃“Grok”这一名称。但Shah无奈地表示:“我如何能与世界首富打官司呢?”截至发稿时,xAI公司尚未就此事发表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