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CEO遭免职,股价暴跌75%背后:盈利不及比亚迪?

   时间:2025-04-02 10:08 来源:天脉网作者:钟景轩

沃尔沃汽车近日宣布了一项重大人事变动,其全球首席执行官吉姆·罗文(Jim Rowan)已遭免职。这一决定距离他接任该职位仅三年时间,相比之下,他的前任哈坎·塞缪尔森(Håkan Samuelsson)则在职长达十年。

吉姆·罗文在任期间,曾雄心勃勃地提出沃尔沃要在2030年实现全面电动化的目标。然而,他的离职却伴随着公司股价的大幅下跌。自他上任以来,沃尔沃的股价从每股75.4瑞典克朗暴跌至18.7瑞典克朗,市值缩水至原来的25%。

更令人惊讶的是,沃尔沃在宣布吉姆·罗文离职的同时,并未立即公布新任CEO的人选。为了填补这一空缺,公司不得不请回已经退休的74岁高龄的前任CEO哈坎·塞缪尔森,暂时接管公司运营,为期两年。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沃尔沃股价的暴跌和吉姆·罗文的离职呢?分析人士指出,这背后有多重因素。

首先,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不佳。作为沃尔沃的大本营,中国市场本应是其最了解也最能发挥优势的市场。然而,近年来沃尔沃在华销量却持续下滑,2024年销量更是下降了8%,这无疑动摇了公司的基本盘。

其次,沃尔沃在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上进展缓慢。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行业,智能驾驶技术已成为各大车企竞相追逐的热点。然而,沃尔沃在这方面却严重落后,目前仅支持L2+水平的智能驾驶,与同行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同时,公司的研发费用却激增32%,达到170亿瑞典克朗,研发效率之低令人咋舌。

沃尔沃的盈利能力也令人担忧。作为豪华品牌,其毛利率仅为19.8%,甚至低于比亚迪汽车业务的22.31%,更无法与其他豪华品牌相提并论。这反映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有业内人士猜测,如果吉利接管沃尔沃的研发工作,或许能带来一些改变。吉利作为中国知名汽车企业,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或许能帮助沃尔沃提升研发效率和盈利能力。

然而,这一猜测能否成为现实,还需等待时间的验证。沃尔沃能否在哈坎·塞缪尔森的临时领导下走出困境,以及未来新任CEO的人选和战略方向,都将对沃尔沃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