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水牛奶领军者”皇氏集团(002329.SZ)遭遇重大打击,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这一风波源于2019年皇氏集团与泰安东岳财富签订的一份《合伙协议》及《补充协议》。根据协议,东岳财富出资3.1亿元,享有年化6.5%的保底收益。然而,这份涉及巨额资金且包含差额补足义务的协议,直到2023年因合同纠纷被东岳财富起诉才被公众所知。
此事曝光后,皇氏集团接连受到深交所问询函和广西证监局警示函,最终招致证监会立案调查。这不仅使皇氏集团面临法律风险,更暴露了其内部管理和信息披露的严重问题。
皇氏集团成立于2001年,以特色乳品水牛奶起家,并于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然而,近年来,皇氏集团核心业务增长乏力,乳制品和食品业务的营收连续多年徘徊不前。面对主业增长瓶颈,皇氏集团并未深耕主业,而是频繁跨界扩张,试图在影视、互联网、信息服务和光伏等风口行业寻求突破。
2014年起,皇氏集团先后斥巨资收购御嘉影视、盛世骄阳、浙江完美和筑望科技等公司,涉足影视、文化传媒和信息服务领域。然而,这些跨界投资并未带来预期的盈利增长,反而成为公司业绩的沉重负担。御嘉影视和盛世骄阳相继被计提巨额商誉减值,并被迫出售。
尽管如此,皇氏集团的跨界步伐并未停止。2022年,公司宣布切入光伏领域,计划总投资高达100亿元。然而,这一跨界尝试同样未能带来显著业绩提升,反而因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准确被广西监管局出具警示函。
皇氏集团的“不务正业”导致其业绩持续下滑。近年来,公司扣非净利润连续亏损,2020年至2023年累计亏损超过10亿元。虽然2022年和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均为正,但主要得益于非经常性损益的确认,主营业务实际上仍处于亏损状态。
与此同时,皇氏集团的财务状况也愈发严峻。公司资产负债率常年维持在60%-70%的高位,高额负债导致财务费用大幅增加。货币资金连年下滑,公司在应对债务偿还和日常运营资金需求时面临较大压力。法律诉讼也给皇氏集团的财务状况带来了负面影响。
在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陷入困境之际,皇氏集团实控人、董事长黄嘉棣却多次减持公司股份,实现大规模套现。自2016年以来,黄嘉棣已累计套现近10亿元,这一行为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广泛质疑。
面对重重困境,皇氏集团宣布回归乳业主业,并试图通过开设奶茶店等举措拓展下游渠道。然而,乳业市场由伊利、蒙牛两大巨头主导,区域性乳企的生存空间遭到严重挤压。即便皇氏集团全力聚焦主业,仍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成本管控和品牌重塑等难题。同时,新茶饮赛道竞争白热化,皇氏集团作为后来者,其前景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