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近期发布的财报创下了历史新高,随后宣布了一项重大融资计划,通过配售方式筹集约396亿元人民币。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小米现金储备已超过1700亿元的背景下。
对于小米而言,尽管资金充裕,但公司显然在为长远的战略布局未雨绸缪。无论是进军汽车行业,还是加大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都需要巨额资金支持。小米当前的热门地位和投资者的积极态度,为公司提供了融资的绝佳窗口,以防未来资金紧张时陷入被动。
事实上,这一策略适用于所有企业。在财务状况良好时融资,往往比资金短缺时更为容易。资金短缺时再寻求融资,往往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以贾跃亭为例,他在造车领域摸爬滚打多年,一直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融资之路也颇为坎坷。因此,尽管他在这个领域奋斗了十多年,但至今仍未实现真正的突破,处于一种既不能说成功也不能说失败的状态。
然而,近日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FF)再次宣布获得4100万美元(约合3亿元人民币)的融资,这一消息震惊了众多网友,也让人们重新审视他的融资能力。尽管他的故事已经讲了很多年,但似乎总有人愿意为他的梦想买单。
回顾贾跃亭的造车历程,他已经在这个领域投入了超过200亿元,经历了股价暴跌、个人破产重组、量产车交付寥寥等艰难时刻。然而,他也展现了顽强的融资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最近几个月,他的融资频率越来越高,金额也越来越大,六个月内就成功融资超过1亿美元。
那么,为何在关键时刻,贾跃亭总能融到钱呢?一方面,他的坚持和决心赢得了部分投资人的尊重。他们认为,只要贾跃亭足够努力,就有可能实现梦想。另一方面,造车行业仍然是一个热门风口,尽管竞争日益激烈,但贾跃亭手中的FF和FX品牌仍具有一定价值。作为上市企业,FF的原有投资人也不希望企业失败,因此会积极寻求新的投资机会,以确保企业的生存。
在资本的舞台上,贾跃亭无疑是一位顶级玩家。尽管外界普遍不看好他,但他总能凭借自己的独特魅力和造车梦想,一次次成功融资,让质疑者大跌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