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风波再起,雷军能否带领小米走出困境?

   时间:2025-04-30 07:46 来源:天脉网作者:冯璃月

近期,科技巨头小米公司接连遭遇两大风波,其明星光环似乎正逐渐褪色。先是小米汽车发生的一起高速车祸引发广泛关注,紧接着,关于小米员工超长工时的问题又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雷军,这位昔日以“接地气”形象深入人心的商界领袖,如今却身处舆论的漩涡中心。一方面,小米汽车的车祸导致三名年轻生命逝去,智驾系统的信任危机也随之而来;另一方面,小米被曝出要求员工日均工作时间不低于11.5小时,这一消息无疑让雷军的形象备受考验。

据多家媒体报道,小米不仅规定员工日均工时需达到11.5小时,甚至部分员工反映,工时要求高达14至15小时。尽管这些要求多以口头形式传达,以避免留下书面证据,但小米的工时管理制度仍引发了诸多争议。

从法律角度来看,小米的工时管理存在多重隐患。根据《劳动法》规定,每日加班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累计不得超过36小时,而小米员工的实际工时远超这一限制,企业因此面临集体诉讼的风险。口头指令规避书面证据的做法,也涉嫌违反《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通过工时排名对员工施压,更可能构成变相胁迫。

回顾小米汽车的车祸事件,其影响至今仍在发酵。今年3月29日晚,一辆小米SU7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因智驾系统未能正确应对复杂施工路段,导致车辆撞上隔离带水泥桩并起火爆燃,造成三人死亡。这一事件不仅让小米汽车陷入信任危机,也对整个智驾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车祸发生后,国家公安部发文提醒公众警惕“高阶智驾”陷阱,明确车企误导宣传和夸张营销可能触碰法律红线。工信部也召集多家车企开会,强调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智驾行业迎来强监管时代,各大车企纷纷调整营销策略,降低智驾宣传的调门。

面对这一系列风波,雷军这位曾经的“流量担当”变得愈发沉默。他减少了在社交平台的发文频率,甚至缺席了备受瞩目的上海车展。雷军和小米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小米集团2024年的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增长35%至3659亿元,净利润大涨41%至272亿元。雷军也曾以超过4000亿元的身家短暂成为中国首富。然而,在超长工时和车祸事件的双重打击下,小米和雷军的形象无疑受到了严重损害。

小米曾以“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为口号,但这一愿景的实现应建立在对消费者生命的敬畏和对劳动者工作的尊重之上。真正的科技温度和乐趣,不应仅仅体现在冰冷的代码和坚硬的车身上,而应体现在对每一个生命的温柔以待中。面对当前的风波,小米和雷军亟需重新审视和调整公司的战略方向。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