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外卖业务迅猛崛起,挑战美团霸主地位
近日,京东与美团之间的外卖大战愈演愈烈,引发了广泛关注。这场战争从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亲自请骑手吃火锅开始,迅速从口水仗升级为激烈的肉搏战。短视频平台上关于此事的段子层出不穷,而“京东黑板报”发布的一组数据更是引发了业内热议。
数据显示,4月22日晚8点19分,京东外卖当日订单量成功突破1000万单。这一数字意味着什么?作为对比,抖音外卖在上线第五个月时日订单量仅为10万单左右,饿了么当前日订单量约为2000万单,而美团则高达7800万单。京东外卖从正式上线到日订单量达到500万单用了46天,而从500万单增长到1000万单,仅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
业内专家李成东分析指出,京东外卖达到1000万单所投入的资金不会超过40亿,如果能在30天内冲至2000万单,投入也不会超过60亿。京东外卖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果,既得益于战略和执行层面的精准布局,如为骑手缴纳社保、推出品质外卖、上线百亿补贴等措施,也得益于舆论上的意外助力,尤其是刘强东亲自下场点燃了“外卖市场苦美团久矣”的呼声。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黑板报”的这条推送还透露出两层含义。一是京东外卖拓城速度有所放缓。京东表示,从外卖的第1单到如今的第1000万单,服务范围已覆盖全国166个城市。而一个月前日订单量突破100万单时,官方公布的数据为142城。这表明京东外卖初期的全面撒网策略已进入调整期,后期或将面临美团早期“一城一地”强地推的挑战。当然,这也不排除京东外卖有意放缓拓城速度,以便在外卖单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快速迭代内部算法技术、运力调配以及运营策略。
二是京东继续强调对用户、骑手和商家的“品质”承诺。京东外卖高举“品质外卖”大旗,旨在成为卫生敏感、品质需求型用户的外卖首选。这一策略不仅有助于京东外卖在竞争中凸显差异化价值,还能持续吸引和留住用户。
尽管从订单量来看,京东外卖短时间内的突防能力给美团带来了威胁,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日订单量突破1000万单对京东外卖的意义有限,但对京东整体而言意义重大。京东CEO许冉在业绩电话会上曾表示,不要单独思考即时零售或外卖业务,而应结合京东整体零售业务能力和服务体验进行通盘考虑。显然,京东外卖订单背后是对流量的争夺,其带来的收益远非账面盈亏所能衡量。
京东做外卖,实际上是刘强东为应对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对京东大本营的偷袭而采取的一招破局之策。如果能通过外卖业务完成即时零售的拼图,无疑将为京东打通第二增长曲线。事实上,京东多年来一直在即时零售领域布局,如买菜业务、七鲜业务等。今年更是加大了力度,如整合“小时达”“京东到家”等品牌,推出“京东秒送”、私有化达达以及加码线下超市业态布局等。
京东外卖业务的迅猛崛起,让美团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美团CEO王莆中在口水仗中点出,京东不是第一家想做外卖的公司,也可能不是最后一家。同时,他也承认美团在即时零售业务上跑得太快了,直插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的大本营。这股压力对以3C起家、自营为主的京东来说尤为巨大。然而,京东已经尝到了外卖业务的甜头,根据最新数据,京东App日活跃用户规模在外卖业务上线后显著增长。
如今,京东外卖的体量越来越大,刘强东召集的骑手队伍也越来越壮大。京东对外卖业务的期待也在动态调整中,其中也包括对外卖业务成败的评判标准。但可以明确的是,京东做外卖不仅仅是为了做外卖本身,而是希望通过这一路径打通即时零售领域,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自身在电商行业的地位。
京东搅局外卖市场,无疑打破了美团一家独大的局面,为行业和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和可能性。这场大战究竟会如何收场?让我们拭目以待。